返回第 33 章(第2/4页)  婚纱照的陷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际化同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上海要取代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是不可能的。

    其次,政府政策的不确定xìng使外国金融机构及外国投资者望而却步。中国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世人瞩目的。对外国投资者来说,中国市场的潜在xìng越来越具有巨大的诱惑力,但是由于政府政策的不确定xìng,进入中国金融市场肯定会面临着巨大的系统风险。例如,迄今为止,中国的股市一直没有摆脱“政策市”yīn影,股市的运作不是以市场法则为依归,而是以政府政策为导向,政府要股指上升,它不得不涨,政府要股价下落,它不得不降,一切市场运作完全由政府政策来cāo纵。还有如利率问题,本来它是金融市场运作的核心,它完全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变化,但中国的情况并不是如此。据闻,最近中国高层认为中国银行现行的利率不需要变动,金口一开,所谓的利率市场化、市场利率改革与调整都免谈。一个完全不以市场法则为依归,而完全由个人意志决定的金融市场,连市场化、国际化都走不出,怎么谈得上形成国际金融中心呢?

    政府对市场的权威作为,自然是不可能发展出健康的金融市场的,但港人也不要低估政府对国内金融的cāo纵能力,如果内地要把更多的资源注入股市或金融市场,那么对香港的影响与冲击则不可小视。香港政府应该对此早有准备,并与中央政府有更多的协调。

    再次,上海金融业与香港相比,最大的问题应该是金融基础设施落后。所谓的金融基础设施包括法律体系、会计制度、审计制度、信息披露机制、jiāo易与清算组织、监管机构等。因为金融市场的繁荣都是与金融基础设施支撑系统分不开的,而且金融基础设施必须随着市场环境和金融活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目前,上海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是刚刚开始,就是根本不能满足现实金融市场发展的需要。如传统的会计制度只在侧重反映价值分配的信息,缺乏识别风险分配的有效的会计结构。因此,上海要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就必须对金融基础设施进行大的改革与调整。其中包括对现行的会计制度、金融政策、金融监管制度、金融法规等方面的完善和健全。

    香港的金融基础设施并不是一天建成的,而是一百多年来不断地通过法律形式把实际的经济成果固化下来的结果。这些大量的成文法不仅使香港金融体系内的经济行为基本上有法可依,而且也形成了相应的健全的执法和司法体系。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内地近年来法制建设不可谓不快,成效也不小,但法律执行困难重重。因此,仅就金融基础设施而言,在未来的20年里,上海要达到香港现在的法制水平并非易事,更不要说是赶超或取代了。

    最后,由于上海的金融基础设施落后,有效的金融中介机构也就无法建立。像金融资信评级、金融经纪等中介服务机构是国际金融中心建立必不可少的支撑。特别是随着商业银行的功能日趋弱化的今天,金融中介服务体系的作用更是不可或缺。但上海的金融中介机构不仅数量少,而且多数是资本规模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业务单一、创新能力不足,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特别这些中介机构多是与国有部门或政府权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产权主体不明、政企不分等,这些都严重影响着金融中介机构的效率与公正xìng。没有一个健全的金融中介服务体系,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可能是天方夜谭了。

    总之,从内地汇率制度安排、政府政策的不确定xìng、金融基础设施及人才的缺乏等方面来看,在最近的20年内,上海要取代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可能xìng不会太大。但港人决不可对上海那咄咄逼人的态势掉以轻心,而是要把其看做是自己成长的动力,利用自己的制度优势在竞争中不断地提升自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