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2 章(第2/4页)  炒作?没事找事的事件营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哪家第一个打广告了,最赚眼球的是在中国第一个安全套广告的新闻价值,这种受益可能远大于广告的效果。还有就是先入为主的品牌优势。应该说,安全套品牌的忠诚度是挺高,为什么呢?先入为主,安全套这种产品在销售过程中,一般人们还是越快越好,不象买家电似的,东瞧瞧、西看看,配置、礼品、售后服务等问个没完没了,许多人是看看价格,拿了就走。这种情况下,谁先嚷嚷出来了,谁最受益,同时价格还能上去,因为安全套价格不敏感,价格并不是安全套的购买的关键因素,质量不相上下的两种安全套,价格低的不一定卖得比价格高的好,因为即使一样的感受,还是会感觉贵的给人的感觉好,有品牌的好,这样企业也能形成良xìng循环。

    “在目前的情形下,用低成本的公关手法,赢得消费者的关注,还是最划算的”,作为杰士邦的创始人,占红水对如何利用安全套的争议xìng来运做市场自有自己独到的心得。

    由于传统文化和国民心理的原因,安全套长期以来都被当作诲yín诲盗的东西,而且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曾于1989年下发《关于严禁刊播有关xìng生活产品广告的规定》,指出“有关xìng生活产品的广告有悖于我国的社会习俗和道德观念。因此,无论这类产品是否允许生产,在广告宣传上都应当严格禁止。”

    其实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和有关规定,为安全套的传播赢得了难得的空间,可以充分用安全套防止xìng病、爱滋病传播的现实意义来做文章。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艾滋病在我国蔓延的趋势十分严重。卫生部2002年10月的统计表明:我国艾滋病患者和HIV携带者已达100万。据专家测算,若以现在每年约30%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全国艾滋病病dú感染者将达到1000万。而使用安全套是专家们公认的最有效的预防xìng病艾滋病的途径。与此相反,我国的艾滋病高危人群和xìng病病人的安全套使用率却相当低:1995至2001年的国家监测点监督资料表明,高危场所女xìng经常使用安全套者仅占10%左右;据全国xìng病麻风病控制中心对南京、武汉、海口3个城市xìng病门诊124名xìng病病人的调查,使用安全套者也仅占15.3%。不用安全套、用伪劣安全套,都将给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带来损失。

    有人总结安全套行业这几年的营销手段时认为,表面上安全套厂家在试图突破禁区,运用广告形式推广使用安全套。实际上,安全套厂家一直是在利用这种现实、传统、规定的矛盾来挑事,赢得消费者的关注,不过都是具有非常好的社会意义。

    其实,广告也罢、公关事件也罢,不过都是营销传播,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一种手段,哪个投入产出比高,就用哪个行了。

    牛群发套 夺人眼球

    牛群“上套”刚完,“坏男人”又组织了一起牛哥“发套秀”,同样引起轰动。牛哥上套、发套的事情,成了当月人们津津乐道的热点新闻。

    2月13日,情人节前夕,波特曼在王府井医yào商店门前请牛群向过往行人发放安全套。第二天,这条新闻成了北京各大媒体纷纷报道的事件。

    牛群发套、众人争抢的大幅照片被安排在了《北京娱乐信报》头版上。《京华时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也纷纷以牛群当街发放引起哄抢为题报道此事。《京华时报》报道的原文如下:

    在情人节到来前夕,刚刚成为安全套代言人的牛群当街发放了安全套和玫瑰花各999份。

    昨天下午2点,牛群在王府井医yào商店前开始向行人免费发放夹带安全套的玫瑰花。他提醒往来行人,情人节是男女温馨浪漫的日子,但要牢记安全第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