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8 章(第2/4页)  炒作?没事找事的事件营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子上,能国内国际墙内墙外都开花,这种合力所产生的规模效应绝对不比专业化的格力差到哪里。据了解,海尔现有6大空调生产基地,年产能590万套。既然如此,为什么海尔的价格就是给我们感觉这么高不可攀呢?

    海信:活在巨人yīn影下

    海信、海尔,青岛城的一对亲兄弟,但是市场竞争中,祸起萧墙也就显得见怪不怪了。今年年中,由于空调排名事件,先是海尔以“进行不正当竞争、损害企业声誉”的名义将海信告到山东省高院。随后,不甘示弱的海信又以相同理由将海尔也告上法庭。双方指证的事实和诉讼请求几乎雷同。但海信在空调领域亮出变频牌,极yù摆脱这种活在海尔巨人身影下形象。

    海信是国内同行业中最早引进变频技术的企业之一,目前已开发出10大系列600余个品种。从1999年至今,海信已连续三年稳居变频空调市场的榜首。今年上半年,海信空调连续4个月占据了变频空调市场的半壁江山,以42.73%的市场平均占有率稳居变频空调市场的榜首。预计今年海信在200万变频空调市场中分得80万台左右的利润。

    一般说来,后入厂家的思路往往是,沿袭甚至克隆一线厂家的产品路线和营销手段,并发挥到极致,以求达到后浪推前浪的效果,这样一来,增加一线厂家压力,乱其阵脚,以求乱中取胜,但是后果是在同样的市场风险和波动中率先崩盘。在空调行业以提高市场份额来增加效益的共识下,海信打出变频差异牌的用意显然在于抓个黑桃三。

    海信请来宁静做形象代言人,如果宁静之名主打空调静音的卖点是顺理成章,现在却偏偏来个“变”,总觉得有点牵强。

    虽然海信以目前的态势显然还无法扮演市场终结者的角色,但以一系列市场运作配合的技术攻势,却着实成为不可忽视的一股市场力量。

    但问题还,海信空调能走出海尔的巨人的身影吗?鲁系萧墙之争会因为变频而变味吗?

    澳柯玛:夹缝化生存

    海尔是青岛五朵金花中的牡丹,国色天香;海信卓然独立,敢向老大叫板,是棵带刺的玫瑰,那么澳柯玛就是夹缝中生存的小花了。

    澳柯玛成名于冰柜,做空调第一步采取了品牌延伸的策略,yù确立“澳柯玛冰柜好,空调更好”的概念,但是市场表现一直差强人意。到2001年,澳柯玛以2.7%的市场占有率在上榜的14家企业中居于末席。

    按照一般的思路,生产冷柜的澳柯玛顺延进入空调领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因为澳柯玛空调可以充分借用集团在制冷行业已有的技术储备、人才储备,渠道网络可能是1997年澳柯玛上空调时面临最大的问题,到目前而言,仍然是最大的问题。如果澳柯玛在渠道上无所作为的话,澳柯玛这种夹缝化生存状态无疑将一如既往地持续下去。

    此外,澳柯玛空调对市场卖点的把握,与格力、美的等巨头相比,明显感觉略逊一筹。如澳柯玛主推的“克感王”,居然打出保健卖点,保健和室内气温调节都是哪儿跟哪儿的事儿,生拉硬拽绑在一起。如果澳柯玛空调这样下去,明年澳柯玛能否再次出现在排行榜上,都成问题。

    江浙系:挑战,谁来领军?

    没有奥克斯、新科之前,春兰在空调领域的一退再退,使江浙系能否成为对抗粤系、鲁系的三极之一成为悬念。但是,随着2001年黑马奥克斯跃居空调六强之一,新科以碟机飙猛凶悍的市场运作方式频频降价发难,以春兰、奥克斯、新科为首的江浙系成为左右空调市场新兴力量。

    春兰:骑摩托车,看空调唱本

    现在,一提起春兰,消费者首先想到的是摩托车,至于空调可能要反应一阵才一拍大腿,“春兰也生产空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