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9 章(第3/4页)  炒作?没事找事的事件营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营销的一大显著特点。这次它出面公布成本白皮书,摆出一副“锅砸了谁都吃不成”的吓人阵势,矛头直指国内空调成本与实际售价之间的利润黑洞,上攻高价品牌,下打杂牌部队,媒体哪能不关注、报道此事呢?

    不管奥克斯这次行动的结果如何,但使“一直被蒙在鼓里”的消费者,有了迷雾顿开的感觉。就此意义上,奥克斯此举放胆揭露“一台空调究竟该卖什么价”的行业秘密,在业界中第一个向消费者主动投诚,虽为许多同行所不喜,但此举的结果:赢得了消费者的芳心,奥克斯强化了“民牌”形象,提高了品牌可信度,抢占了更大的市场空间。

    事实上,最后的结果印证了笔者坚持的一句话“人活着就是折腾,企业也一样,谁折腾得欢,谁能活得好”,2002空调年度结束,奥克斯从去年的行业老六一下子跃升至行业老四位置,直指三甲。

    奥克斯公布空调成本白皮书,这种“揭黑”的做法,在2003年度的空调市场再度上演,不过主角换成了新军帅康,它公布了空调行业内的十大黑幕:

    l 偷工减料,以次充好。

    压缩机、换热器、板材等空调的核心部件经常被偷梁换柱、以次充好,使空调质量无法保证。

    l 虚假标注技术数据和虚假宣传。

    某些厂家采用虚假标注技术数据的方式,故意标低实际噪音值,提高制冷制热量等来误导消费者。

    l xìng能不过关,产品存在安全隐患。

    很多地下候鸟型“螺丝刀工厂”(临时拼凑的手工作坊),空调旺季召集几十号人马开工生产,然后以500元左右的低廉价格承包给不法销售商,销售旺季过去之后便关门停业。没有任何基本的质量保障措施,潜在的危害可想而知。

    l 使用寿命达不到国家标准。

    某些低价空调生产厂家压缩机的价格比进口压缩机低30%以上,其寿命也仅在5-6年,甚至更短。

    l 售后服务水平低,安装质量差。

    不少空调企业不具备足够的安装力量,有仅仅是在旺季时雇一些民工临时应急,草草进行简单培训,便承担安装工作,使得空调安装过程中事故频频发生。

    l 虚假宣传。

    宣传资料与实际使用部件严重不符。

    l 旧机翻新。

    个别空调企业将外国旧的空调经过重新的喷涂、维修之后,作为新空调出售;还有的企业将旧空调回收后重新拆解,将压缩机、蒸发器等零部件翻新后再安装到新空调上出售。

    l 不负责任的服务转包。

    部分“螺丝刀空调厂”为降低费用,将服务转给经销商负责,一旦空调出现质量问题,经销商与生产企业常常是互相推脱。

    l 虚妄的概念炒作。

    有的空调企业为提高知名度,故意编造虚假产品概念予以炒作,经常在媒体上宣传很难有实际功效的附加功能。

    l 促销欺诈。

    “一元空调、一分空调”的背后,只是企业作秀的一种手段,在这种耸人听闻的口号的后面,企业会制定出很多限制xìng条款。

    但是相比来说,奥克斯的成本白皮书更加具体化的数据,能支撑起自己的观点;而帅康的所谓十大,却流于概念,显得空洞。从最终的传播效果来看,奥克斯要好得多。

    笔者坚信,只要奥克斯坚持民牌,坚持这种亲消费者、让对手烦的策略,总是隔三差五地制造事件,带动整体传播,进入行业三甲,将只是时间问题。

    (2)策划点评

    在对炒作的态度上,奥克斯是真正明白了,媒体是公器,你不用,别人也用;自己用,别人还是要用;闹的动静大小就在于谁的料猛、来头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