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但收购的本身所带来的利益调整就有不善意的成分,敌意收购*是股东与股东的事情,不应当伤及企业本身,将敌意收购向善意转化才可能成功。
在中国,产权制度转换和企业改制阶段,战略并购还必须与管理者持股结合起来。
战略并购要整合在前,jiāo易在后。德隆的战略并购成功率之所以高,是德隆先进行并购后的整合安排,沟通要到达班组。如果沟通不到位,没有详细的、必须能够执行的整合方案,就不能上德隆的董事会;整合方案通不过,并购方案的讨论资格都没有。
第三章 友联之梦(38)
在讨论德恒证券战略并购产品菜单时,听完薛明的汇报,唐万新评论说:
第一,内容较全。
第二,一看内容,觉得cāo作经验不够,要注意分析并购的动因、市场环境、市场的源头,并购双方的战略认同,避免强权收购,找准关键利益人。
第三,在jiāo易技术方面,要有说服能力,是否需要安排过桥资金。
他提出了对并购专家的要求,他说,并购专家首先是行业专家,与管理者收购的行为方式不一样,专家要具备的最重要的是说服力。
通过一天一天的工作,到九月底,产品总部也正式成立,基本完成了相关准备工作。
金融产品手册印刷下发,标志中国第一个金融混业经营的机构产品手册的问世。虽然像是在搞地下工作,但我们也并没有像当年小岗村的农民那么严峻。我们知道有风险、不成熟,但我们在这个环节上,并没有闯红灯、去违法,而是以改革者的心态,充当吃螃蟹的人的角色。其实当时,我很希望更多人,包括媒体知道德隆的这些动向,让监管机构也知道,甚至用比较开放的方式,而不是用隐蔽的方式来做,可能会好一些。
试运行的产品团队也已组建完毕。
每个团队都参与了产品的设计、研发、讨论的过程,产品经理已经对产品手册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
有一部分项目,已经开始按产品规范和友联的流程进行运作。
但是,总体来讲,如此重大的改革与创新,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准备显然是十分仓促的,准备还是不充分的。事实上,我们也有很多缺陷,存在许多问题,其中主要有:
一、专业团队的专业能力,专业水平不高。产品经理的培养、打造是一个长期过程。
二、各专业团队对产品的认识与理解不足,jiāo易执行的能力还缺乏;
三、产品jiāo易中可以提供的杠杆融资*尚不清晰。金融服务是专业能力、专业技术与密集的管理资本的结合。光有专业技能可以维持生计,但要满足一个大平台的需要,靠服务而获得的顾问费是不足以维持庞大的开支的,必须有杠杆资金的参与。否则,高盛也好,美林也好,同样无法生存;可能比我们还死得快。
四、尚有部分团队成员不到位。
向宏进入德隆后,很快解决了昆明商业银行的问题。同时,由于向宏与我的个人关系,我又多次给向宏描述了友联模式后,向宏很快就发挥出他的长处来了。他认为友联模式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合法落地,只能偷偷摸摸地干。而由于德隆的历史问题,很难将自己洗的清白,已经被社会打上了中国第一庄的烙印,这成为德隆的原罪,这种原罪只能让德隆戴着镣铐跳舞。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只有两个办法,要么是与国有资本嫁接,要么是与海外资本嫁接。于是,向宏提出的一种思路是:在香港联络一批战略投资人,成立金融控股公司,再由工商联组织10来家民营企业,将此投资多元化,淡化德隆色彩,并且争取得到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的默许。他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这些海外机构已经有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