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7 章(第1/4页)  曾经德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和我就中国的业务进行一对一的较量,但在他国金融的任意一个领域,我可能连他们的一个分析员的要求都达不到。

    第五章 悲壮的探行者(9)

    不但李彬的团队溃不成军,给我合作了不到一年的龚炎也不适应国内市场回到澳大利亚去了;来自J?P摩根的基金经理干了不到一个月也走了,只有曾经供职于财政部,又代表光大银行在新加坡工作,最后又加盟大华银行的薛明,凭着一半海外经验,一半中国功夫,适应了国内市场。用来自百富勤的董事李祥生的话说,唐万新把整个海归都高用了一个档次。

    德隆事件渐渐退潮后,我现在改变了这一看法。不是我要吹捧唐万新,以今天中国市场的环境来看,唐万新是对的。试想,如果德隆不倒,友联不倒,今天的中国资本市场,大量的jiāo易机会,既不会落在凯雷的手上,也不会在高盛的手上,而极有可能在友联的手上,甚至德茂的手上。2007年1月份,来北京出差的李彬来看望我时,我的这个观点,得到了强力的佐证。

    两年不见的李彬在德隆出事后,先在一家大型国内民企干了一段时间,又回到德意志银行做了一段私人银行业务,现在是法国一家银行的中国首席代表。这位娶了日本太太,是三个儿子父亲的三十四岁的帅哥没有选择回到美利坚,而是在失败了的地方漂泊。他最大的变化就是身上那种曾经不可一世的华尔街色彩全部消退了,浑身上下透出的是中国功夫的味道,我真为他而高兴!也就是说,德隆要是坚持到今天,被中国文化所浸泡出来的海归金融人才,会在友联这个平台上干出纯外国金融家和纯本土金融家所干不出的业绩来。终了,仍然是一声叹息。

    从2006年开始,海外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开展现代金融服务业的步伐越来越快,和上世纪90年代初那股H股、B股、红筹股来得更加猛烈。不论是金融机构的数量,还是进入的方式,以及从业的人数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巨大的金融资本利润眼睁睁地看着流进了洋资本的钱包。而且由于人民币的升值,这种势头会一浪高过一浪。脆弱的中国金融市场,中国的金融监管体制,也在承受着十分巨大的冲击,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民族金融资本,虽然随着股权分置改革带来的强劲牛市纷纷用上市来进一步补充了资本金,改善了几大国有银行的资产结构,暂时降低了金融风险,但是如何提高民族金融资本的经营能力,提高金融资产的盈利水平,创新现代金融服务业的市场体系、治理结构,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混业经营之路,是金融市场能不能有效支持和保障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最重要的一环。至今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来自这方面的走向和趋势*。

    由于德隆金融梦的破灭,政府和监管机构加强了民营资本进入金融市场的控制,而原来一些步德隆后尘准备雄心勃勃地进军金融市场的民营企业家,要么迅速退场,偃旗息鼓;要么改头换面迅速从公开转入地下,低调地把自己隐藏了起来。我们很难计算未来5-10年的中国金融服务市场会被外国金融资本赚走多少钱,也很难预测,中国的民营金融机构什么时候才有机会在中国这个巨大的金融服务市场里占有一席之地。至少最近海外的一篇报道是有些让人啼笑皆非。据称,海外金融资本在中国建设银行上市后所赚到的几百亿美金,比整个目前还在危害着美国金融市场的次级债危机造成的全部损失还多。

    利用德隆产业整合经验,用金融手段帮助中国进行产业重组是友联模式的一个战略xìng业务。这项业务的市场基础是充分存在的。首先,中国经济经过持续、高速的发展已经在各个领域形成了高度充分的市场竞争格局,除石油、金融、通信等高度垄断的产业之外。

    在传统产业,体制转型、制度变革释放的巨大的生产能力使中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