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7 章(第2/4页)  齐民要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茧糖:白秫米,精舂,不簸淅,要栀子渍米取色。炊、舂为;加蜜。余一如白。作茧,煮,及奠,如前。

    笔墨

    笔法:韦仲将《笔方》曰:“先次以铁梳梳兔毫及羊青毛,去其秽毛,盖使不髯。茹讫,各别之。皆用梳掌痛拍整齐毫锋端,本各作扁,极令均调平好,用衣羊青毛缩羊青毛去兔毫头下二分许。然后合扁,卷令极圆。

    讫,痛颉之。”“以所整羊毛中截,用衣中心名曰‘笔柱’,或曰‘墨池’、‘承墨’。复用毫青衣羊青毛外,如作柱法,使中心齐,亦使平均。

    痛颉,内管中,宁随毛长者使深。宁小不大。笔之大要也。”

    合墨法:好醇烟,捣讫,以细绢筛于内筛去草莽若细沙、尘埃。

    此物至轻微,不宜露筛,喜失飞去,不可不慎。墨一斤,以好胶五两,浸皮汁中。,江南樊鸡木皮也;其皮入水绿色,解胶,又益黑色。可下鸡子白一去黄五颗。亦以真珠砂一两,麝香一两,别治,细筛,都合调。

    下铁臼中,宁刚不宜泽,捣三万杵,杵多益善。合墨不得过二月、九月,温时败臭,寒则难乾潼溶,见风自解碎。重不得过三二两。墨之大诀如此。宁小不大。

    卷十

    五谷、果、菜茹非中国物产者

    聊以存其名目,记其怪异耳。爰乃山泽草木任食,非人力所种者,悉附于此。

    五谷《山海经》曰:“广都之野,百谷自生,冬夏播琴。”郭璞注曰:“播琴,犹言播种,方俗言也。”“爰有膏稷、膏黍、膏菽。”郭璞注曰:“言好味,滑如膏。”

    《博物志》曰:“扶海洲上有草,名曰‘ ’。其实如大麦,从七月熟,人敛获,至冬乃讫。名曰‘自然谷’,或曰‘禹余粮’。”

    又曰:“地三年种蜀黍,其后七年多蛇。”

    稻异物志曰:“稻,一岁夏冬再种,出jiāo趾。”

    俞益期《笺》曰:“jiāo趾稻再熟也。”

    禾《广志》曰:“梁禾,蔓生,实如葵子。米粉白如面,可以粥。牛食以肥。六月种,九月熟。”

    “感禾,扶疏生,实似大麦。”

    “扬禾,似,粒细。右折右炊,停则牙生。此中国巴禾木稷也。”

    “大禾,高丈余,子如小豆,山粟特国。”

    《山海经》曰:昆仑墟,……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

    郭璞曰:“木禾,谷类也。”

    《吕氏春秋》曰:“饭之美者,玄山之禾,不周之粟,阳山之.”

    《魏书》曰:“乌丸地宜青.”

    麦《博物志》曰:“人啖麦橡,令人多力健行。”

    《西域诸国志》曰:“天竺十一月六日为冬至,则麦秀。十二月十六日为腊,腊麦熟。”

    《说文》曰:“ ,周所受来也。”

    豆《博物志》曰:“人食豆三年,则身重,行动难。恒食小豆,令人肌燥粗理。”

    东墙《广志》曰:“东墙,色青黑,粒如葵子;似蓬草。十一月熟。出幽、凉、并、乌丸地。”

    河西语曰:“贷我东墙,偿我田梁。”

    《魏书》曰:“乌丸地宜东墙,能作白酒。”

    果《山海经》曰:“平丘,……百果所在。”“不周之山,……爰有嘉果:子如枣,叶如桃,黄花赤树,食之不饥。”

    《吕氏春秋》曰:“常山之北,投渊之上,有百果焉,群帝所食。”〔“群帝,众帝先升遐者。”〕《临海异物志》曰:“杨桃,似橄榄,其味甜,五月、十月熟。谚曰:‘杨桃无蹙,一岁三熟。’其色青黄,核如枣核。

    《临海异物志》曰:“梅桃子,生晋安侯官县,一小树,得数十石。实大三寸,可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