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0 章(第1/4页)  齐民要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曰:“菥,大荠也。”犍为舍人注曰:“荠有小,故言大荠。”郭璞注云:“似荠,叶细,俗呼‘老荠’。”

    藻《诗》曰:“于以采藻。”注曰:“聚藻也。”《诗义疏》曰:“藻,水草也,生水底。有二种:其一种,叶如鸡苏,茎大似箸,可长四五尺;一种茎大如钗股,叶如蓬,谓之‘聚藻’。此二藻皆可食。煮熟,去腥气,米面糁蒸为茹,佳美。荆扬人饥荒以当谷食。”

    蒋《广雅》云:“蒋,菰也。其米谓之‘雕胡’。”

    《广志》曰:“菰可食。以作席,温于蒲。生南方。”

    《食经》云:“藏菰法:好择之,以蟹眼汤煮之,盐薄洒,抑著燥器中,密涂稍用。”

    羊蹄《诗》云:“言采其。”毛云:“恶菜也。”《诗义疏》曰:“今羊蹄。似芦菔,茎赤。煮为菇,滑而不美。多啖令人下痢。幽、扬谓之‘ ’,一名‘’,亦食之。”

    菟葵《尔雅》曰:“,菟葵也。郭璞注云:“颇似葵而叶小,状如藜,有毛。啖之,滑。”

    鹿豆《尔雅》曰:“,鹿藿。其实,.”郭璞云:“今鹿豆也,叶似大豆,根黄而香,蔓延生。”

    藤《尔雅》曰:“诸虑,山”郭璞云:“今江东呼为藤,似葛而粗大。”

    “ ,虎。”今虎豆也。缠蔓林树而生,荚有毛刺。江东呼为‘ ’。

    《诗义疏》曰:“,苣荒也,似燕,连蔓生,叶白色,子赤可食,酢而不美。幽州谓之‘椎’。”

    《山海经》曰:“毕山,其上……多。”郭璞注曰:“今虎豆、狸豆之属。”

    《南方草物状》曰:“沈滕,生子大如齐瓯。正月华色,仍连著实。十月,腊月熟,色赤。生食之,甜酢。生jiāo趾。”

    “藤,生山中,大小如苹蒿,蔓衍生。人采取,剥之以作;然不多。

    出合浦、兴古。”

    “子藤,生缘树木。正月、二月华色,四月、五月熟。实如梨,赤如雄鸡冠,核如鱼鳞。取,生食之,淡泊无甘苦。出jiāo止、合浦。”

    “野聚藤,缘树木。二月华色,仍连著实。五六月熟。子大如羹瓯。里民煮食。其味甜酢。出苍梧。”

    “椒藤,生金封山。乌浒人往往卖之。其色赤。又云,以草染之。

    出兴古。”

    《异物志》曰:“葭蒲,藤类,蔓延他树,以自长养。子如莲,著枝格间,一日作扶相连。实外有壳,果又无核。剥而食之,甜美。食之不饥。”

    《jiāo州记》曰:“含水藤,破之得水。行者资以止渴。”

    《临海异物志》曰:“钟藤,附树作根,软弱,须缘树而作上下条。此藤缠裹树,树死,且有恶汁,尤令速朽也。藤咸成树,若木自然,大者或至十五围。”

    《异物志》曰:“藤,围数寸,重于竹,可为杖。篾以缚船,及以为席,胜竹也。”

    顾微《广州记》曰:“,如榈,叶疏;外皮青,多棘刺。高五六丈者,如五六寸竹;小者如笔管竹。破其外青皮,得白心,即藤。

    “藤类有十许种:续断草,藤也,一曰‘诺藤’,一曰‘水藤’。山行渴,则断取汁饮之。治人体有损绝。沐则长发。去地一丈断之,辄更生根至地,永不死。

    “刀陈岭有膏藤,津汁软滑,无物能比。”

    “柔藤,有子。子极酢。为菜滑,无物能比。”

    藜《诗》云:“北山有莱。”《义疏》云:“莱,藜也,茎叶皆似‘,王刍’。今兖州人蒸以为茹,谓之‘莱蒸’。谯、沛人谓鸡苏为莱,故《三仓》云:“莱、茱萸’,此二草异而名同。”

    《广志》云:“ 子,生可食。”

    《广志》云:“三,似翦羽,长三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