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第二章(第1/2页)  《人民的名义》之叶从东方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赵东来第二次再见到安然,是在几天之后的一个书画交流会上。

    说是交流会,其实就是一些书法家c画家和书画爱好者聚在一起论论剑(笔?),交流交流感情的聚会。

    赵东来近些年一直想往‘儒将’的方向发展,所以参加了一个读书会,平时没事的时候读读书,陶冶陶冶情操,顺便提高一下品味,但艺术圈他还真没摸上过边儿。

    这次也是被读书会的一个副会长拉过来的,这个副会长是个书法爱好者。

    刚一进去,就能闻到一阵阵的墨香。

    不仅有墨香,还有琴音。

    赵东来的目光在场内扫了一圈,最后落到右边一个围拢人数最多的角落,准确的说,是那群人旁边某个正在抚琴的女子身上。

    白色衬衫配墨绿色及裸长裙,头发半挽,坐在灯光下的美人如珠如玉。

    难怪都说‘灯下看美人,越来越美丽’呢。

    安然的祖母是非常有名的古筝演奏家,受她影响,安然从小便喜欢古典文化。

    别的同龄的小孩子都时兴去学钢琴c小提琴什么的,她从小被祖母带在身边学筝,后来还在祖母的牵线下拜入王老爷子门外学国画。

    后来虽祖母早逝,她却一直没有间断过练习,如今一手筝弹得很有水准,王老爷子每次作画的时候,都爱把小徒弟叫到旁边弹一曲儿。

    一曲《平沙落雁》弹到第三遍,王老爷子的画也到了收尾的时候。

    落完最后一笔,他朝明显有些心不在焉的小徒弟招招手:“小樱,你过来。”

    “来了。”安然起身,一边摘着手指上的义甲,一边走了过去。

    师傅有事,弟子服其劳。

    说实话,若是平时师傅作画,让她在旁边焚香弹琴她是乐意之至,因为一般这个时候师傅都会有佳作问世。

    但现在这一屋子真正来谈书论画的人根本没几个,大多数人明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过是冲着这里几位‘大师’来附庸风雅的。

    比如,那位老瞄自己的赵局长。

    一大老粗,懂什么书啊画啊的。

    赵局长:人不可貌相你鸡母鸡?

    王老爷子画的是一幅残荷听雨图,布局并不怎么大,比较才这么点时间嘛,但老爷子本就擅画花鸟,即使是随便的寥寥几笔也能画出意境深远。

    见着安然走近,老爷子把位置让出来,“来,我给你留了题字的地方。”

    “我可不会作诗啊词的,只会照搬。”

    安然早习惯了老爷子的想一出是一出,细细的看了看画,便提笔在留白的地方写了起来。

    倒是旁的不熟的人一时对这个小姑娘有些侧目,以老爷子目前在画坛的地位,近年来又因年事已高,做品更见稀少,所以即使只是随手之作也能让那些收藏家们抢破头皮,

    “不是我自夸啊,我这小徒弟于画上天份还是不错的,一手字也是写得青出于蓝,我这个前浪啊只好扑在沙滩上了。”

    见老爷子一脸与有荣焉的样子,圈子里的人也就明白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这位画坛的小新人了。

    在大家或期待或审视的目光中,安然没有任何的紧张之类的情绪,主要是习惯了,老爷子不过是把炫耀的地方从帝都换到了汉东而已。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

    这首诗出自李商隐,是安然非常喜欢的一位诗人。

    在看到画的时候,她最先想起来的就是最后的那句——“留得枯荷听雨声”,这一句也算是应了这幅“残荷听雨”图了。

    安然一手行楷写得笔走龙蛇,潇洒大气,若不是看到是她亲笔写的,还以为是出自男子之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