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5.第十五章(第1/4页)  红楼之林海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章  叙消息苏黎长目飞耳  遂心愿阮棠心猿意马

    这个看起来有些女相的人对林如海拱了拱手,林如海忙起身还礼,阮棠心里正回味刚刚林如海那一眼,见状笑道,“这是苏黎,其实他最不讲究这些虚礼的。”

    三人落座,林如海又给苏黎倒了茶,苏黎双手接过,“林学士不必客气。”

    苏黎一开口,声音非常磁性,倒与相貌有些不符,林如海不免又打量了他一眼。

    阮棠道,“上次那个癞头和尚来这儿说那些乱七八糟的话,我让苏黎留心,不过京城里面没听说过这个人,我便遣人去应天跟姑苏查探了一番,苏黎,你把去南边查到的事情再跟如海说一下吧。”

    苏黎道,“两地都有出现癞头和尚一样的人物,看其行事,应该和之前来这儿的是同一个人。”

    林如海心里发慌,伸手去端茶杯,手却有些不稳,忙收回手。阮棠忽然握住他的手,“与两个孩子无关,你不要慌。”又示意苏黎继续说。

    苏黎这才意识到阮棠的心思,面上不动声色道,“姑苏是林学士原籍,阊门必定知道的,阊门外十里街仁清巷内有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在当地算是望族了。此人年过半百,膝下只有一女,乳名英莲,活着的话如今六七岁了。甄小姐三岁的时候,甄老爷抱着她在街上玩耍,恰好有一个癞头和尚跟一个跛足道人路过,癞头和尚看见甄小姐就大哭起来,说了几句什么话,又要化甄小姐出家,甄老爷不理,癞头和尚又念了首诗。时间过去得太久,当时在场的街坊又没什么学识,和尚念的具体是什么诗已经打听不到了。

    “后来第二年元宵节,甄家仆人叫霍启的,带着小姐出去看灯,结果甄小姐被拐子抱走了,霍启见找不回来小姐,自己也悄悄逃走了,甄老爷思女成疾,缠/绵病榻,可叹祸不单行,三月的时候甄家旁边的庙里起火,甄家化为废墟。目前只打探到如今甄老爷跟太太在大如州岳丈家度日,听闻甄老爷疾病缠身,家业消耗。因急着回京,手下人没去大如州,其他就不知道了。”

    林如海脸色早已变了,阮棠握了握他的手,“先听苏黎把话说完。”

    苏黎挑了挑眉,继续道,“在应天府,有个癞头和尚去了皇商薛家,说起来算林学士拐弯抹角的亲戚,薛家长房太太和荣国府二太太是同胞姊妹,薛太太育有一儿一女,其中薛姑娘比林姑娘大三岁的,今年也有一个癞头和尚登门,说了两件事,都是关于薛姑娘的。听闻薛姑娘有咳喘之疾,和尚给了薛姑娘一个海上方,还有一包异香异气的药引子,听薛家的下人说,制成的丸药叫做冷香丸,薛姑娘咳嗽的时候吃一丸药就好了。还有一件事

    苏黎说到这儿停下看了阮棠一眼,见阮棠轻轻地摇了摇头,便改口道,“还有一件事,让王爷和林学士说吧。我还有事,就先告辞了。”

    林如海忙起身,勉强笑道,“多谢费心。”

    苏黎并不用人送,起身还了礼,不着痕迹地往里间瞟了一眼,踏出门槛便翻身不见了。

    里面原本应该睡着的长豫,却大睁着眼睛,原来刚刚是装睡呢。

    阮棠拉着林如海坐下,“我要说的话,你千万不要生气。那个癞头和尚还送了薛姑娘两句吉祥话,‘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让刻在金器上,随身佩戴,并说以后遇到有玉的方可配为婚姻,所谓金玉良缘便是了。薛家便打了个金锁嵌在上面,让薛姑娘戴着。”

    林如海此时脸色已非常难看,手心发凉。哪怕他梦中所读的石头记早已回想不起来,如今听到这话也猜到了前因后果,为了让玉儿如期夭亡,这和尚也是步的好局!

    阮棠轻声道,“他们既然是金玉良缘,就成全他们,让玉儿远着荣国府就是了,堂堂亲王上赶着跟你结亲,烁儿不比那什么宝玉宝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