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7.第四七章(第2/4页)  红楼之林海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老给老夫人好好庆贺一场,还怕王阁老人手不够又缺银子,命内务府跟光禄寺去帮着操持。今早上听皇上的话音,我们兄弟几个都得去,我们要是去,百官更得亲去贺寿,我想着你肯定也要去露个面的,到时候把奏章带给李守中就是了。”

    林如海在被子里摸到阮棠的手握了握,笑道,“这可真是难得的恩典,不过王阁老在内阁兢兢业业这么多年,也当得起。不过奏章还是尽快呈上去吧,早一天有了回复,季萱也能安心。”

    阮棠无可无不可地答应了一声,忍不住抱住林如海的腰蹭了蹭,闷声闷气地道,“杨季萱精着呢,还用你瞎操心。”

    林如海失笑,轻轻地揉了揉阮棠的脑袋,“这是哪里话,当初若不是他,玉儿现在说不定已经在荣国府了,能帮忙还是帮一帮,再说,若不是他想从医,我也想不到在国子监开设医科。之前就听徐哲说过,庸医害人大家都知道,但是其实每个大夫都有自己不了解的病,甚至有些自以为了解的病其中也多有误会,而且大多数大夫都是传授于子孙,就导致错误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他倒很想正儿八经地教几个徒弟出来,不过现在医馆刚有了模样,他也没那么多精力。如果国子监开设医科,不说别的,大夫一多,就能多救治病人,也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好事。”

    阮棠假装没好气地道,“徐哲在我身边好几年,一个响屁没听他放过,跟你倒这么多话说。”

    林如海把阮棠从自己身上扳下去,笑道,“赶紧睡吧,明天还得早起呢。”

    阮棠嘟囔了几句才睡了,一夜无话。

    第二天寅初阮棠和林如海就起了,火盆里寸长的银炭还在烧着,林如海披着外袍把奏章写完,阮棠也刚好梳洗完换好了衣裳,回头笑道,“我要是没碰到李守中,可就把你的折子直接交给王阁老了。”

    林如海答应了一声,又道,“后天我们也就回城了,这几天你别来了,早上还得赶回去上朝,一路飞马也不安全。”

    阮棠想了想,道,“我看还是今天你就带几个孩子回城吧,这个奏章递上去,说不定皇上会召你说话。”

    林如海点头笑道,“今天回城也好,我听林叔和晏老伯闲聊过几天山上可能又要下雪。不过皇上应该不至于召见我吧,有什么事跟祭酒大人说,祭酒自然就安排下来了。”

    一向善揣圣意的林如海,这次却失算了。皇上虽然没有召见,却当晚在宫中设宴,除了诸皇子皇孙之外,也只有林如海一个“外人”。

    起因也很简单,正是因为林如海的奏章。

    今年秋冬各地该下雨的下雨该下雪的下雪,明年应该是个丰年,延平帝这几天心情很不错。早上朝会的时候没什么事,王获之就把林如海的奏章呈了上去,躬身道,“陛下,林学士的这道折子,臣与内阁诸位同僚已经都看过了,虽然是利国利民之事,不过其中牵涉到国子监改制c吏部增员甚至还有太医院方方面面,内阁不敢擅专,请陛下阅览。”

    早有太监从王获之手中取了折子,转呈给汪义,汪义接了,在御案上铺开,延平帝仔细看了,哈哈一笑,“这个林如海,难为他怎么想到的。朕年轻的时候翻阅史书,看到唐太宗命诸州置医学,也觉得不错,不过朕初登基那几年,南边西边都打仗,国库又空虚,有这个想法就撂在了一旁。现在年纪大了,精力不如以前了,批阅完折子只觉得累,不像年轻时候还能秉烛夜读,也就把这茬忘了,亏得林如海提出来。”

    朝臣自然一片颂圣之声,赞颂延平帝宵衣旰食处理国事,又为自己不能为君父分忧而请罪等等。

    延平帝摆了摆手,对王获之道,“不要顾虑牵扯方面太多,内阁会同吏部礼部跟国子监拟个详细的章程上来,以前想不到也就罢了,如今难得林如海想到了,既然是有益天下之事,麻烦也得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