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虽说我和他的关系算不上是情同手足,但也是一起玩过几年的朋友,他一如既往的带着那条他父亲留给他的那条锈迹斑斑的金表,他小时候家里虽然算不上是家财万贯,但也有两个小钱,文革时期父亲被拉去批斗,无中生有被扣上了三反分子的名头,不久便气不过,与世长辞了,只留下看那块金表,老刘年纪不小,当年能认识我是因为留了几年级,最后实在读不上了也就不读了,现在也不知道怎么鬼使神差的做起了开大巴车的职业,赚的钱也不必我那些个考上高档名校的朋友们少,甚至还略胜一筹,现在早已娶妻生子,妻子在家里相夫教子,也算得上是持家有道,他就在外开大巴车,在郊区买了栋小洋楼,活得也还算滋润,而这就更显得我一无是处了,平淡无奇的出身,不伦不类的学院,而后却没能如愿以偿的过上凡夫俗子的生活,只能整天饥寒交迫的度过但这已然无所谓了,因为我在这里的生活并不真实。
老刘见我有些沉默寡言,开口道“怎么?最近怎么想着回趟老家啊?”
我也不愿掩饰,如实答道“城里混不下去了呗想着回老家种种田讨讨生活。”
老刘见我有些心灰意冷,安慰道“诶!城里不好,整天乌烟瘴气的,还是我们村子里过着舒服改天要是有什么困难,打我电话,我一定倾力相助。”
车站离我的老家虽然算不上是近在咫尺,但也不远,也就只有一两个小时的车程,再加上老刘也开了这么多年的大巴了,车技自然不会让人不敢恭维,只消一个小时出头我便来到了小村门口。
小村子依旧如同我的记忆那般与世无争,顾名思义,小村子不大,只有不到百户人口,但都有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衣食无忧,日子过得也倒是舒坦,我提着行李箱,踩着小泥路,闲庭信步,我依稀记得我父母的老宅子位于村尾,但这小村子依山傍水的,我并不急着回去,因为迎面走来的几个大妈已经认出了我“小罗?你是小罗吧?你回来了?诶呦几年不见变瘦了啊,来来来来来,过来过来。”
依我所言,小村子只有不到百户人家,村之间大多都还算得上是情头手足,团结一致,与自己家里人相差无几,所以那些大娘们自然很容易认出我来,见她们热情难耐,我也只好提着行李箱跟过去,那股突如其来的泪意再次涌上心头,我生在这里,本来也打算死在这个风景宜人的小村子,但那也都是奢望了,我看着面前这几个喜笑颜开的大妈,谁能想到她们只是一堆数据编制而成的虚拟人物?
一如既往的,那些大妈们开启了三姑六姨座谈会,聊得都是一些家长里短的事情,而我也只是在一旁符合,大娘见我有些郁郁寡欢,问道“诶~不要太在意了城里那些个大学生找工作不也难得很嘛,你看你王叔,去年养猪发了大财,都开始建起小别墅了,谁说我们这小村子里不能出富豪啊?是不是?”
我也随即附和道“对对对。”
李大娘见我有些沉默寡言,发言道“诶,小罗,你这次回来就不走了?”
我也很想在这里度过余生,享天伦之乐,但我心知肚明,当男人按下关机按钮,这里的一切便会烟消云散,我回答道“不走了不走了家里还有几亩地,看看能不能养家糊口吧。”
王大娘见此,喜笑颜开道“不走了就好你都不知道你走那天你妈哭得多伤心,想我家老王那么笨的一个人勤劳一点也能致富,勤能补拙嘛何况你大小就聪明呢?改天去我家吃饭,我叫老王给你做满汉全席。”
告别了几个大娘,我轻车熟路的来到了我家大门,入眼的是我父亲,穿着朴实无华的衣服蹲在地上劈柴火,我见此喊道“爸”
父亲有些呆若木鸡,他木讷的回过头来,揉了揉被火炉里的烟气熏花的眼睛,笑道“小罗?你回来了?”他站起身来,看上去欣喜若狂,他一瘸一拐的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