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章,刺绣和养鸡(第1/2页)  异世渔家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从爷奶家回来,王大来c田氏和丽君在家中休息,这时彤彤依偎在田氏身边,说妞妞家有好几只小鸡,黄黄的一小坨,毛绒绒的,特别可爱,妞妞现在都不出来玩了,每天在家看小鸡。

    望着彤彤渴望的小眼神儿,田氏笑着摸摸她的头,和王大来商量“今年开春,咱家一直忙,都忘记抱小鸡了,下次集市记得买上十来只吧,养大了下蛋也好,吃肉也行。”自从找到了新财路,田氏也财大气粗了起来。彤彤知道自己很快就会有小鸡仔玩了,开心的不行,出去和小伙伴们分(炫)享(耀)去了。

    休息片刻,丽君拿起第三份点心和肉,准备去拜访李阿婆,一天接连拜访三家长辈,丽君有一种拜年的赶脚,区别就是没有红包可拿喽。安全起见,丽霞陪着丽君一起去,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短时间内丽君是不敢独自出门闲逛了。“小丽君”记忆中李阿婆是一个温和的老人家,每天梳着一丝不苟的发鬓,衣服上一个褶都没有,会细声细语的给她讲故事。

    “阿婆,在家么,丽君来看您啦”走到阿婆家门口,丽君朝门里喊道。

    “丽君啊,进来吧”听到屋里李阿婆的声音,丽君就蹦跶着和丽霞进屋了,李阿婆正在做针线,绷子上绣花,那花团锦簇的热闹就要呼之欲出一样,特别逼真,丽君看的惊叫连连,顿时觉得李阿婆高大上起来,要知道在前世丽君就很喜欢刺绣,曾经在淘宝上买过刺绣用品,尝试自己绣手绢,如今看到李阿婆的绣品,才知自己那是多么小儿科。

    李阿婆看丽君爱不释手的样子,笑着说“真是成大姑娘了,以前你可是对阿婆的绣活不感兴趣呢,阿婆想让你学,你都不学呢。”

    丽君的眼睛顿时亮成了灯泡,急切的问道“阿婆,我可以和您学这绣活么”。

    李阿婆爱怜的看着丽君,仿佛看到了当年自己的女儿一样,笑着点点头。李阿婆曾经有一个女儿,和丽君一样活泼可爱,灵动的眼睛仿佛会说话一样,所以李阿婆待丽君会格外好一些,丽君也喜欢过来陪李阿婆说话。

    丽君转头和丽霞分享好消息时,看到了丽霞同样渴望的眼神,原来大姐也想和李阿婆学习刺绣。在这个朝代,习得刺绣对女子来说绝对是傍身手艺,尤其是平头百姓,可是大家普遍会缝缝补补,但是像李阿婆这样技艺高超的,绝对是凤毛麟角。咬了咬牙,丽君诚恳的说道“阿婆,虽然很难为情,但是我还是想和您提个请求,可以让大姐和我一起和您学习刺绣么,我们家现在拿不出束脩来,我和阿姐每天过来帮您干活,我们出嫁前都帮您做绣活。”

    李阿婆笑着点点丽君的小脑袋,“小丫头想的还不少,连出嫁都说出来了,也不害臊。你们以后每天下午过来两个时辰,就当陪我这个老婆子了,谁说没有束脩,你们今天不是还给我带了点心和肉么,家里也不松快,以后别破费了。”

    丽君和丽霞都惊喜的点头,今天真是幸运日,想到以后可以绣出宛如艺术品一样的作品,丽君就激动的不行,恨不得立刻开始练习。李阿婆看她那坐立难安的猴样,笑着拿出两块布头,教了二人最简单的针法,然后就让她们去练习。丽霞更加珍惜这次机会,一针一针做的很用心。

    刺绣作为一个地域广泛的手工艺品,各个国家c各个民族通过长期的积累和发展,都有其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前世“四大名绣”:苏绣,粤绣,湘绣,蜀绣中,丽君比较熟悉苏绣。苏绣,苏州地处江南,苏绣的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滨临太湖,气候温和,盛产丝绸,因此素有妇女擅长绣花的传统习惯。优越的地理环境,绚丽丰富的锦缎,五光十色的花线,为苏绣发展创立了有利条件。苏绣作品的主要艺术特点是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在刺绣的技艺上,苏绣大多以套针为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