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二章无题(第2/3页)  与未来的自己对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个是我们第一次出去吃饭时的,”翻得翻得便翻到了昨天录得视频,“娜娜,小亲亲要不分你你一半儿。”视频了秦宇拿着筷子咧着牙,“嗯,你吃完了我才会饿了!”“再见了我的初恋!”

    走从侯丽娜走后秦宇变得有点沉默寡言了很多,以前回到宿舍没事就和姚磊斗嘴要么和刘东两人拿着枕巾扭秧歌,现在回到宿舍趴在床上看电子书!这几天训练虽然还训练,不过为了下学期的军训所以这几天训练喊口令,这道属秦宇喊得凶了,好不好听不重要么,反正是属他声音大了。

    训练之余上课之余让姚磊刘东感到意外的是,秦宇竟然开始去图书馆了,星期天甚至能待一天。用刘东的话说:“人们总说爱情的力量是伟大,事实证明分手的力量才伟大!”

    秦宇确实天天没事边去图书馆,倒不是去学习,而是去翻阅一些历史题材的书籍,甚至没事的时候在蜻蜓(一个听广播的软件蜻蜓f)上听百家讲坛。以为纵横寰宇有点眉头了。

    以前总听范宇说,说多了也就和他讨论过范宇的思路还是很有创新的,他想在不破坏历史的前提下将中国历史的事件人物加到小说中或者将一些著名的事迹加到主人工的身上当每一章结束后再将这些人物事迹加以介绍,而小说中的国家统统都用古称,比如大光是缅甸的古称,高丽c百济是朝鲜韩国的古称!

    自从范宇出事后秦宇脑子里没少想过这本书的思路,而且主线都不知道换了多少次,在刚开学的时候秦宇将小说的提纲基本想的差不多了,但一直不知道开头如何写,虽然秦宇没有写过小说,可他没少看过小说呀,一本小说要想吸引人,那肯定要有一个吸引人的开头。

    这段时间秦宇通过书籍和听百家讲坛有了很多想法,比如秦宇在听曾国藩家书中听到一个人让秦宇听了以后那是万分敬佩,此人是湘军大将彭玉麟。彭玉麟是谁呢,晚清四大中兴名臣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曾胡左李,分别是曾国藩c胡林翼c左宗棠c李鸿章。还有一种说法是:曾胡左彭,将李鸿章换成彭玉麟。这道不足以让秦宇万分敬佩,让人敬佩之处在于此人平生三不要:不要钱,不要官,不要命(打仗不要命)。当时有人那他和李鸿章比,说李鸿章拼命想做官,彭玉麟拼命想辞官,这人太奇特了,在清代政坛乃至中国古代的政坛上那都是绝无仅有的。辞官的人多了但没有他这么辞的,也没有他辞的官位那么高!

    彭玉麟一生六次辞官不做,辞的都是什么官呢,第一次是咸丰十一年曾国藩向朝廷推荐三省巡抚,三省分别是jszjah,当时曾国藩任两江总督,总督衙门就设在ah,推彭玉麟做ah巡抚。而巡抚是清代地方上的实职相当于高官,这个位置可是好多人都眼巴巴的望着了,结果朝廷任命下来以后,彭玉麟连续三次上表辞官。而理由也很简单:“我是当兵的,我熟悉军务不熟悉民政,在其位谋其政!我没有这个能力,我不能做!”曾国藩出乎意料朝廷也出乎意料,一开始以为人家客气客气,不过来来回回几次非常坚决,朝廷很感动,不做就不做吧,你不是当兵的吗,最后给了个兵部侍郎。

    第二次当了同治四年,朝廷上上下下对彭玉麟交口称赞,说这个人是真正的品行高洁真正的忠臣,只有他能做到三不要。最后朝廷给了他一个非常非得官漕运总督,在清代漕帮的势力很大就是因为漕运行业太厉害。当时各省的物资都通过水路运往bj京城都属于漕运管辖,所以漕运总督主管苏浙赣皖,湘粤鲁豫八省漕运。可彭玉麟呢,还是不做,坚决不做,还是带他的水军,还是以兵部侍郎的虚衔带谁水军。

    第三次同治七年朝廷没有给官,所以他就把兵部侍郎的虚衔也辞去了,兵部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副部长,理由是我是个军人,现在又不打仗你们又不让我去练兵,我当着有什么意思。而且当初出山的时候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