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承对着文档又发了一下呆,良久,才叹气道:“好吧,周一飞,看在你用心写作,拿出这些诗词,我就不计较你利用我们晚报打广告的事情了。”
他已经决定了,这个文档里的文字,一字不改,直接发表出去,刚好可以在详细介绍周一飞的同时,顺便将他参加戏剧征文比赛的事提一下。
“是叫《窦娥冤》吗?写的到底是什么呢?无论写的是什么,就凭这古诗词上的造诣,你也足以留名青史c文坛也必有你一席之地了。”方承想到这里,忽然忍不住想看一看这一出戏了。
心动不如行动,关了文档,方承打开网页,登陆原点文化公司的官方网站,看了一下,在戏剧大赛的榜单中没有查到《窦娥冤。方承想想,也是,这个大赛已经开始两个半月了,周一飞的本子才上传那么一两天,如果一下子能冲到前列,那才是见鬼了呢!
“周一飞,大赛只有半个月就结束了,你还有信心赢那个打赌吗?”方承有些替他操心了。“难怪你想尽办法要打广告,原来你的本子在前面好几百名都找不到呢!”
方承翻了几页榜单,不耐烦了,直接搜索周一飞的本子。
直接以人名为剧名的戏剧很多,不过大多是历史名人,像周一飞这样凭空捏造的人物,还是比较少的。也许是因为少,就比较新鲜了,非常清新。
本子开头就是楔子,通过蔡婆婆的口道出女主角窦端云自小因为父亲窦天章为了考官名而无钱还债,被送到蔡家当儿媳妇(即童养媳),并改名窦娥。
“那很明显,主角就是这个窦娥了!”
吸一口气,排除杂念,方承继续往下读。其中,也有不少比较经典的语句吸引着他。例如:“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c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因为这种地方,如果翻译成白话文反而不美,只有《窦娥冤》原文原封不动的搬上来,才能凸显个中韵味。
又比如刽子手要斩窦娥只是,窦娥说的三段话:“要一领净席,等我窦娥站立;又要丈二白练,挂在旗枪上: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休半点儿沾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者大人,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大人,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
这一读,方承便彻底沉迷进去了。
一读就是几个小时,夜也深了。
当看到窦娥身死,三桩誓愿——血溅白练c六月飞雪c大旱三年一一变成现实之时,方承既震撼又愤怒。这周一飞还真是把女主角给写死了!
这个时代,戏剧大多是历史正剧或者戏说历史为主题,大多是有圆满结局的,哪里像周一飞一样,好像把悲剧不当回事,硬生生把女主角给写死了!
“该死的周一飞!”方承感到眼眶又湿润了,只好擦了擦眼角,画个圈圈诅咒一下周一飞。
《窦娥冤》写得如何?
方承承认它是一个很好的故事,有成为经典的潜质。但是,他感觉窦娥发下三桩誓愿均应验,感情上是大快人心,但窦娥的精神境界会不会大打折扣?窦娥发下楚州大旱三年的誓愿应验,在一定程度上是惩罚邪恶,但更大程度上是对楚州广大无辜人民的戕害。
那么问题来了,假如承认第三桩誓愿是对楚州人民的戕害,那么窦娥是否有极端利己主义思想的嫌疑呢?
从这方面来看,方承还是觉得这戏剧还不如周一飞写给他的诗词呢!
“这家伙就不该去鼓捣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