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抬头看了好一阵子也没有看明白,看出个头绪来,只是越看越觉得这些字写得很好,铿锵有力,遒劲刚健,很是有韵味。
无双正要上前仔细查看,正在这时听到了一个老人的声音:“小伙子也对书法有研究吗?”声音浑厚有力c底气十足。无双赶忙直起了腰,转身向声音传来的地方看去。
原来是一位年约七旬的老人,四方大脸,花白的长眉垂在眼角处,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颌下留着长须,一直连延不断的连到两边鬓角处。花白的头发整齐的朝后梳着。
虽然年近七旬但满脸饱满红润细腻,无一丝皱纹和寿斑。两目没有同年龄的浑浊无光,反而是炯炯有神,透发着精光。身穿着如早上老年人打太极拳那样的对门开的白衣衫,身体略胖,但不臃肿肥厚。好一副鹤发童颜c仙风道骨的身姿。此刻正笑呵呵的,踱着轻盈盈的方步向自己走来。
无双看着这个如神仙般的老人,不禁愣了一下,感觉似乎相识,好像在哪里见过,却一时想不起来了。
无双看到赶忙笑着回答道:“呵呵,谈不上研究,只是喜欢而已。”说着那老人就来到了无双的近前。老人上下打量了一下无双,伸出右手捋着那飘逸的长须,看着无双笑吟吟的说道:“嗯!不错!果真风华绝代,一代佳人!”
无双看着老人,迷茫的问道:“老伯,你说什么?什么家人?”老人笑了笑,轻轻的摇了一下头,自语道:“天机不可泄露。”说完便转过身看向了石碑。
无双听完,愣了一下,心中想道:“这老人好奇怪,说话奇怪,穿着也奇怪。”无双正在想,被老人的话给打断了“呵呵,小伙子啊!像你这样年轻漂亮的人,喜欢书法的可真是不多了啊!”
无双缓个神来看着老人,尴尬的笑了笑,不知道说什么才好。老人依旧转身看着石碑,右手捋着长须,左手背在腰后。身姿挺拔的站在那里,细细的品味着石碑。过了一会才说道:“小伙子,你刚才看了半天,知道这石碑上写的什么吗?是谁的作品?”
无双听到老人在问自己的话,忙转身凑上前,细细的看了起来,正在迷茫着不知道写的是什么,忽然感觉到这石碑上的有许多“之”字出现,且个个都不同。心中才恍然大悟,不时激动起来“莫非是王羲之的《兰亭序》?”想到这里便抬头从上往下仔细的看着查找着,伸出胳膊隔空数了起来,口中小声的念道着:“一个c两个c三个十九c二十——”当无双念道二十个的时候却找不到那个“之”字了,便只好拖着长音,仔细查找着。
“不用找了,在这里呢!”老人看到无双的样子,心中已然了解无双的用意,于是便笑盈盈的说道。说完便在石碑的右下角的残缺处,伸手比划着“之”字。
无双看到这里,明白了老人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用意,忙不好意思的笑了,说道:“老伯,你都已经知道我的用意了啊!呵呵。以前在学校记得老师讲过,王羲之的《兰亭序》,说这里有二十个‘之’字,且个个都有自己的神韵和不同。所以,这个石碑上刻写着应该就是大名鼎鼎的王羲之的《兰亭序》。”
老人转身看了看无双,笑了笑,点了点头,然后又转身看着那石碑吟道:“永和九年岁在癸丑——”老人刚读到这里,就被无双给大惊小叫的说道:“老伯我知道了,呵呵,你看我有多傻啊!怎么没有想起来呢?永和九年,这里的“永和”是司马聃穆帝的年号。这司马聃穆帝是元帝司马睿孙子的孙子的儿子,也就是司马睿的重重孙子。而司马睿在西晋末年,在王导的帮助下建立了政权,定都建康历史称之为“东晋”。而东晋时期最最出名的书法家就是王羲之和他的万古流芳的不朽之作《兰亭序》。老伯你说对吗?”说完又低头叹了一口气,满脸愁容的说道:“唉!可是这千古墨宝到了唐太宗李世民那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