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77章 锦衣卫兴师问罪(第1/3页)  乱世青囊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可这新鲜劲儿尚未过去,耿良臣便已察觉到了一丝怪异之处。

    他虽位在掌班太监王永寿与常国安之上,然却并无半点实权。郑之惠常不在时,厂中之事,无论大小,一概由此二位掌班自行打理。平日里,除了见面时的偶有问候之外,王永寿与常国安等人从不与他来往。偌大的一个东厂,与这位新任的理刑官,似乎是毫无关系。真所谓,东厂不知有他,他亦难知东厂。

    既无奏请,亦不来往,东厂的上上下下,似乎都视他耿良臣如无物。落寞、羞耻、愤怒,顿时就涌上了他的心头。可此时此刻,他却无从抱怨,也无处抱怨。这所有的心酸与屈辱,登时间就全都化成了对林乘风的怨恨,日益加深。

    也正因如此,耿良臣为了扳倒林乘风,随就教时任东厂役长的白袭明,暗中调查起他来。虽然自始至终,白袭明都未将此事放在心上,但耿良臣毕竟还曾是锦衣卫的正千户,轻易敷衍不得。

    话说林乘风自中了武状元,又得了锦衣卫指挥佥事一职,随就给在山西老家的林维初去了一封报喜的家书。

    林维初得知此事,欢喜无任,随二话不说,就结束了多年的惨淡经营,又将那神木山庄的里里外外俱细细收拾了,以应这更始之象,也好宴请宾朋,大肆庆贺一番。恰在此时,就有仆人在庄上的木器仓库之中,清理出来一段一尺见长、九寸围圆的精雕八卦圆形条木,不知贵贱去留,只教示下。林维初乍见此物,浑然不识,只闻得异香浓烈,扣之又有群牛乱吼之声,再仔细看时,才见那圆木表面,竟还有两行字迹。只不过,因年代久远,又保管失当,故此形迹模糊难辨,却依稀可见、、及等几字。然仅凭此寥寥数字,林维初心中虽疑,然亦不敢妄下论断,随就教留待参详。

    要说这林维初,早年间亦曾是玄门中人,对神仙方术,他也并非一无所知。

    这究竟是不是江湖上传闻已久的还魂枕?林维初有些拿不准。

    于是乎,他便给远在京城的儿子林乘风回了一封信,将收拾山庄以备庆贺之事说了一遍,又教他及早定个回家省亲的日程,以便大宴选期。末了,又不忘将那还魂枕之事提了一下。

    不想恰恰就是这样一封信,竟断送了神木山庄上上下下数十条人命。

    毫无疑问,这封信最终就落在了东厂役长白袭明的手上。

    那白袭明自奉了耿良臣之命,前去暗查林乘风,然久未见功,心下着实难安,不意竟得了这封家书,正好交差,随就拆信来看。

    岂料阅信未毕,才见三字,白袭明不觉就心头狂跳,气血上涌。真可谓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原来教主苦苦寻找的还魂枕,竟然就在那林乘风的老家,神木山庄。

    白袭明一书在手,心绪难平,随又强自按捺住,将那信连读了三四遍,只看得兴抖抖的,哪里还有空去理会甚耿良臣?随就化符而去,径回白莲教太和岭坛口,要见教主。

    白莲洞中,暴澜与二位使者研读之下,便断定那信中所述之物,必是还魂枕无疑。

    这还魂枕,又命返魂木,乃是十洲三岛中聚窟洲所产还魂神树之根茎。后又经昆仑大神按九宫八卦之势,养炼成宝。人若枕之,则有起死回生之效,故此得名还魂枕。那枕下字迹,模糊不清,全文应是:聚窟返魂木,昆仑重生枕。

    江湖传闻,此枕生有异香,扣之则有群牛乱吼之声,即如林维初信中所言,二者丝毫不差。

    白莲教既已认定了这还魂枕的真伪,随就教白袭明不回东厂,径入神木山庄盗宝。

    于是乎,白袭明便于林维初上大孚灵鹫寺烧香还愿的归途中,扮作一个被劫而又无家可归的读书人,趁老庄主一时不察,便混了进去。

    却说耿良臣来见,王世盛亦不多言,只将往地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