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章“山海经”的时空(第1/2页)  无限之超黑洞监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空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拨打了刘老师的电话。

    在电话的另一头,刘老师似乎早有心理准备,不紧不慢道:“你说的这个地方我知道,那一带就是《山海经》作者的故乡,离这里也就300多公里。”

    “《山海经》是怎么回事?”空对这本书似乎有点印象。

    “这是一本神秘的古书,成书于战国早期,作者不知姓名,但可以确定的是,他古蜀国的一个大巫师,他信奉苯教。古蜀国的文明完全不同于中原文明,它没有征兆地突然出现,然后持续了一千多年繁荣,最后又像它的出现一样突然地消失了。历史再一次衔接上时,中间已多了2000多年的神秘空白。就像曾经称霸地球的恐龙,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我想问,是什么生物进化成了那么大的恐龙?有恐龙之前那种怪物的化石吗?没有。那恐龙为什么突然间全部消失了,就如同它们突然间来到一样?我认为时空的演进并不是线性史,而是断带史。”

    “苯教?”空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宗教。

    “苯教是比佛教还早的宗教,确切地说是原始巫教,因教徒头裹黑巾,故俗称‘黑教’,它相信万物有灵,把宇宙分为神c人c魔三层境界。崇拜的对象包括天c地c日c月c星宿c雷电c冰雹c山川c土石c草木c禽兽等自然物。”

    “苯教有关于时空的看法吗?”

    “在苯教的经典和传说中曾提出,地从里到外有九层,而天也有九重。有关九重天的说法以后又发展为十三重。与西方文化观念相反,‘13’在苯教中被认为是一个吉祥的数字。佛教兴起以后,统治者利用佛教打压苯教,但苯教的影响却留下了。我们知道古塔的层级代表天界的重数,现存比较有名的古塔和最高的古塔均为十三层。

    “别的宗教呢?它们对于时空是怎么说的?”

    “道家的重天与佛家的重天只是说法不同,本身重天就是那么多重,说法不一导致争论了几百年没有个定数,佛教里的九重天就是九层,一重一层,很简单吧!那么佛教里的33重天怎么回事,佛教里说的每重天有四个方位,就是每层有四重天,总共就八层那就是3x8一32层,加上顶层的一重,就是九重天。道教里的36重怎么计算的呢在道教教义里,最下面有三界含二十八重天,中间四梵天四重天,圣境四天也就是三清天四重天,总共36重天。”

    “它们这些说法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

    “其实早期的宗教神话故事离真相更近,以前代表理性的知识分子都认为星星和月亮是嵌在天穹上的,比如苏东坡就认为月亮是一个表面光滑的大银丸,大概有一张饭桌那么大。但事实上,嫦娥奔月的故事更接近实际情况,人站在月球表面就跟来到地球上的荒漠地带一样,并不会从上面滑下去,那里大得可以建一座月宫,而且只要方法得当,人是可以飞上去的。”

    “您的意思是,《山海经》里面说的都是真的?”

    “我想里面的内容大多数是真的,只不过那些山水都不在地球上。”

    “按您的说法,古蜀国属于另外一个时空,那为什么古蜀国会留下了遗址呢?”

    “你知道吗?天神在苯教中占重要地位,传说吐蕃王朝的第一位王聂赤赞普就是天神之子,顺着天梯降到人间的。聂赤赞普和他以后的六位赞普在完成人间的事业后,都顺着这人天梯回到天上。第八位止贡赞普在和大臣罗昂比武时被杀,这个天梯就被割断了,此后的赞普就再也不能上天了。止贡赞普是第一位把尸体留在人世间的吐蕃王朝的赞普,从此吐蕃王朝的赞普有了陵墓。我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呢?因为这个天梯就是通往山海经时空的通道或者说是方法。这个时空通道自我修复后,古蜀国遗址就这么留下来的,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古蜀国的历史没有前后。那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