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零一章 好巧(第1/4页)  不那么纯真的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张世祁总共联系了六个房东,分别对应着六栋小楼。

    所有的房子都在洋湖区,涵盖了西三环到北五环的各个地方。

    价格也是从8000到25000元不等,可以说是高中低档都有了。

    不过看完之后,张十三却没有一家满意的。

    不是太破,就是太偏,要不就是房东脑子不正常,憋着劲儿想钓一条大鱼。

    就拿那栋报价8000的房子来说,不知情的人还真以为自己捡了个大便宜。然而那栋房子完全就是一座私搭乱建的“农民房”。

    也就是那种城中村的村民们在自家宅基地上加盖的小楼。

    建设的过程中基本上是能摞多高就摞多高,各个都跟小碉堡似的。

    张十三看的这栋可以说是村里的楼王,临街背阴。

    村里其他人家的房子差不多都是正房形的塔楼结构,根本不会考虑采光或者消防,恨不得把所有的空间都占上。

    就他家是长方形,板板正正的,而且面积还挺大,屋子里坐个一百来人挺轻松。

    然而这栋房子不是没有死穴,就是没有任何手续,完全没有交易的价值。

    因为按照法律规定,非本村的人不能通过购买等方式获得集体土地。

    房管局也不会给这种自建房颁发产权证。

    也不知房东脑子抽筋儿了还是怎么滴。

    竟然会在城中村里建了一个小型的办公楼。

    而且楼里全是大开间,看面积每个大开间至少能做二十人。

    属于典型的qiongrén用不起,富人看不上的东西。

    如果当初盖房的时候房东费点儿心思搞成单间公寓,就算以300元一间的价格往外租,每个月也能收个万儿八千的。

    总比落手里一个卖不出去的房子强。

    出现这种情况倒也不怪张世祁,谁也想不到还有这种奇葩存在。

    而且比起住宅来说,北都的商业地产交易并不是很火爆,能找到出售的信息也很不错了。

    都说一铺养三代,其实大部分商用地产都是只租不售的。

    毕竟虽然房价下跌了不少,但是房租可依旧是在上涨的。

    所以说现在舍得出售的商用房基本上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

    还是那种明说之后大部分人不能忍受的。

    倒也不是没有符合张十三要求的房子。

    北四环就有一处面积合适,价格也不多的房子。

    奈何这么好的地方早就租出去了,而且商业地产的租赁合同短则三年,多则五年十年,根本不符合张十三自用的目的。

    买卖不破租赁,想要收回房子的话,违约金都不是一个小钱。

    房东肯定是不愿承担的,张十三也不想当这个冤大头。

    最后只能不欢而散。

    “小山,要不咱们去看看”

    看完这些房子之后,张世祁也挺懊恼的。

    堂弟第一次托自己办事就给办成了这样,真是挺没脸的。

    张世祁正想给弟弟道个歉,恰好赶上张十三的手机响了。

    “哥,我先接个电话。”

    张十三跟张世祁打了个招呼之后又走到了一边。

    “安哥。”

    “恭喜你呀十三,今天一上班就听说你的爱评网从千度那里拿了不少投资,有了千度的支持,爱评网以后肯定是一帆风顺的。”

    “承您吉言。”

    “对了,我我现在跟胖子在一起,胖子说这周末要去水库玩,你有没有兴趣。”

    胡虎比较爱热闹,没事就会组织个活动,一起聚聚。

    “可以呀,什么时候在哪里集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