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55章 偷营(第1/2页)  元末枭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话分两头各表一枝,且不说那丽辽两军在王京城下鏖战,却说国英奉祁后之命赶赴辽阳,协同沈阳王王祷与武镇北,阻挡宗王的大军驰援高丽。两军主帅按兵不动对峙多日,国英身负使命而来见此情形,遂去催促武镇北早日出兵击退宗王阿鲁辉,自己也好回京复命。然而武镇北却以辽师主力深入高丽未归为辞,迟迟不肯发兵!国英也知道武镇北是员能征惯战的老将,因此不敢说得太多。后来那枢密院副使董传霄率领主力赶回辽阳之后,武镇北却依然不肯出击,国英心中蹊跷遂又跑来行辕追问。

    当时武镇北与董传霄一班武官商讨防守之策,国英进来直奔正题,问道:“漠南兵马到此已有多日,万户大人不出兵讨平,难道要眼看他们侵门踏户麽!”武镇北却只以他是后生小辈,多是“纸上谈兵”行事惟以力取之,因此与他解释道:“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如今两军对峙之势已成,诸王大军倍道而来馈粮千里,我军以逸待劳利于相持,待诸王军中粮草已尽自然退兵,如此不损一兵又不伤两家和气,实乃上策也!”国英道:“此番宗王阿鲁辉统兵援救高丽,万一不肯轻易退兵怎麽办?”一旁的董传霄道:“现在沈阳王统兵经略高丽,等再过些时日高丽事已了,宗王阿鲁辉不能无的放矢,岂有不退兵之理。”

    国英笑道:“阿鲁辉只是漠南新晋的宗王,而诸位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竟然畏守城中不敢与之一战!岂不怕外人耻笑。”众人虽然知道他是朝中派来的人,但是见他如此出言不敬,也纷纷摇头摆首,来劝解道:“只是宗王阿鲁辉诚不足虑,然后一旦构兵牵连甚广。那漠南诸王麾下兵多将广,万一也借口出兵辽阳就得不偿失了,这其中利害大人你却不知。”国英笑道:“列为先说兵法再说利害,说来说去不过是因为一“畏“字耳!”武镇北只当他初生牛犊不怕虎,笑道:“小将军如此豪言视我等于无物,不知有何退兵之术?”国英道:“两军对峙日久,阿鲁辉必以为我军不敢出击,此时正是出奇制胜的大好机会,明日我军四面出击全力攻打必得全胜。”武镇北只是以大局为重,终是不允出兵,国英无奈只得叹息而退。

    国英回到军中即召集本部人马,传令将兵甲马匹准备停当,那王忠显与几个将校亦过来听调。国英告知他们几个心腹之人,准备明日统领本部人马突袭漠南大军。几人听了亦不为所动,只是王忠显问道:“我们追随大人,就算上山擒虎c下海缚龙,又有何难哉!只是大人你只带这点人马与漠南数万大军决胜,岂不是九死一生!大人素来智谋深远,为何今日却要冒这麽大风险!”国英道:“武镇北之所以按兵不动,实是忌惮诸王大军,深怕得罪了漠南诸王!既然他不敢得罪人,就让俺去做得罪人的事罢。”王忠显几人听了自不敢再言,遂各种命手下人准备出战事宜去讫。

    话说国英整顿兵马之时,却有一支人马不请自来,国英一看原来是前日到这里寻衅闹事的金校尉。但见他带了一二百同乡的弟兄,道:“听闻大人明日率军出战,我等愿为前锋助战,特来请大人应允。”国英却只是不许。那金校尉道:“莫不是大人嫌我们碍手碍脚,会拖累了众军!”国英道:“明日只用马军奔袭敌阵,不须你们步军助战。”那金校尉道:“汉军既然能战,我们女直军亦能战!难道大人想将功劳独揽,不肯将些与我们。”国英这才知道他们此来是要与本部人马比较一番,遂答应了他们明日一同出战,那金校尉遂拜谢而去。待他们走后,王忠显亦听闻了此事,遂私来劝谏国英,道:“女直人素来叛无常,小心他们临阵倒戈!最是别教他们同去。”国英笑道:“无妨c无妨,听闻武镇北早年在此为朝廷练兵,且看他练出的兵好用不好用!”随后又与王忠显亲自到军中检验一番,传令多备些干粮当夜饱食一顿,明日五更出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