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拱重复了一遍,“太子殿下很有宏伟壮志啊!”
“太子殿下这个愿望实现了,天下百姓真的就幸福了!”邹应龙说道。
碧雪说:“那时候,三峡又将是另外一番壮丽的景象了吧。”
“是啊!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的!”追仙太子坚定地说。
大家都点着头:“嗯,我们也相信,有这么一天!”
过了灯影峡不多久,就到了崆岭峡。
崆岭峡位于长江西陵峡西段偏中的地方,在湖广省秭归、宜昌两县交界处。崆岭,原名空聆,是一种有窗户的船。空聆就是空船。
据史记记载,因江流湍急,舟行困难,此峡有俗语说:“青滩泄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
比起水急滩险的青滩和泄滩,崆岭滩更为凶险,是江上的“瓶子口”。由于航道狭窄,水势又急,因此每当有船到了这里,“必空其聆,方可上下”,故名空聆。这个峡的名字就根据这个意思传为“崆岭峡”了。
这段崆岭峡长五里,江面最窄处约六十丈。峡中峰峦迭秀,屹立在峡江南北,高出江面三百丈以上,千姿百态,引人入胜。这里,滩多激流,礁石林立,有名的险滩即有“二十四珠”。
崆岭峡内有崆岭滩,崆岭峡的名字是因为崆岭滩而来的。崆岭峡内又套着一小段峡谷叫黄牛峡。
行不多久,便可望见一排陡峭的石壁。山上有一块岩石酷似人牵黄牛,所以又叫黄牛山。它高耸于郁郁葱葱的群峰之上,俯瞰着波涛汹涌的激流。绝壁下九条蜿蜒下垂的山脊,宛如九龙下水,气势十分雄伟壮观。那横空的石壁就是黄牛岩,河谷便是“黄牛峡”。与灯影峡相比,黄牛峡两岸山势高耸,岩形粗犷多变。
以前,黄牛峡这段的江面上江流水急,暗礁多,船行到这里,十分吃力,又要时刻小心谨慎,所以行驶速度很慢。若是逆水,则更是进展缓慢。往往舟行数日,还可望见黄牛岩。于是世代流传下一首黄牛谣:“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李白经过这里,也曾赋诗“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复三暮,不觉鬓成丝。”也是够夸张的了啊。
在黄牛峡南岸的黄牛山下,矗立着一座红墙黄瓦,金碧辉煌的古建筑,这就是三峡中最大最古老的建筑—黄陵庙。黄陵庙原名“黄牛祠”,三国时,诸葛亮入蜀,路过黄牛峡,见庙宇残破,便出资重修一新,还为此书黄牛庙记。
追仙太子一行人去黄陵庙进行了祭奠,做了短暂休息。
走了很久,大家就是感觉船在原地方打转转一样。
春兰说:“你们看啊,那个黄牛山怎么还在那里啊!”
“是啊,黄牛谣说得不错啊,‘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啊!”追仙太子感叹道。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