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4章 实力差距(第2/4页)  伪钞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学生新兵,轮番到巴尔干战场上打仗,以此获得实战历练机会。

    中华帝打得非常低调,从来不发动大规模战役,都是以师团级别的规模。

    这是因为,大规模的战役意味着大规模的牺牲,显然中华帝方不希望这样,只是历练军官毕业生和学生新兵,伤亡比例必须将至最低。

    甚至在某种情况下,为了保护这些“新手们”,军方宁肯每天蜗牛一般的行军速度,稳扎稳打,一步步向前推进,也不要进行军事冒险,造成大量新兵伤亡。

    中华帝国在借助巴尔干战争进行大练兵,这让协约国集团感到了问题的棘手性。

    协约国集团幕后支持巴尔干同盟军,这已经是全世界公开的秘密了,但中华帝国和德意志帝国的直接军事介入,狠狠地打了协约国的脸。

    “强大的协约国集团,还没有准备好跟同盟国全面开战,这是不争的事实”

    泰晤士报纸这样刊登标题文章,详细阐述了协约国集团的整体军事实力,以及跟同盟事实力进行对比。

    “目前海军力量方面,同盟国集团的海军战舰总吨位已经突破280万吨,而协约国集团海军战舰总吨位只有190万吨,差距非常明显。尤其是中华帝国海军第一级超无畏型战列舰雷神级战列舰共计四艘已经建造完成并服役,这给协约国集团带来了巨大的海上军事压力,因为协约国集团的超无畏型战列舰还在建造当中,预计最快两年后才能服役,两年的时间差,足以压得协约国喘不过气来。”

    “陆军实力方面,同盟国集团常备军总兵力650万人,协约国集团常备军总兵力620万人,差距不大,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华帝国是义务兵役制,拥有4亿人口和12亿藩属国人口,战争爆发后,可以最大动员1亿人参战。而协约国集团总人口还不到3亿,最高能够动员6000万人参战。目前协约国集团应当尽快提高人口数量,不然就只能采取速战速决战术了,一旦拖延下去,必然拖不过同盟国集团,将招致惨败。”

    “经济实力方面,同盟国集团的经济总量占全世界56,协约国集团只占38。沙俄帝国、日本帝国已经在加快农业转工业了,但工业基础还非常薄弱,使得整个协约国集团的工业生产总值占全球只有35,而同盟国集团的工业生产总值,却占到全球的62,是协约国集团的15倍,这种差距,将在战争中体现出来,因为战争打得就是工业资源的消耗。”

    “科技文化方面,同盟国集团依然占据着领先地位。重点表现现在中华帝国普及了高中教育,4亿人口当中,大学学历以上文化人数占总人口的7,高中文化占总人口的35,初中文化达到60,小学文化80,如果不算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这个比例将更加恐怖。强大的文化水平基数,造成了中华帝国在科技研发方面,同世界其他国家的差距拉得越来越大,将其他国家甩开几条街。据说中华帝国已经拥有了无线电通讯设备,并且在军队中已经大量装备,但却一直对外保密,协约国集团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武器装备性能方面,同盟国集团在新式武器装备方面,一直压着协约国集团。同样是中华帝国的强大科技研发能力产生的连带效应,协约国在武器装备方面,一直走在中华帝国的后面,吃中华帝国扔掉的剩饭,被中华帝国牵着鼻子走。这一次巴尔干战争中,中华帝国的火力侦查突击车,在斯巴达战役中成为制胜关键,需要引起协约国集团的重视,这似乎是一种新的战争理念,中华帝国似乎正在尝试这种新战术。”

    泰晤士这篇报道,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政要和军事人员的注意。

    尤其在协约国内部,反响强烈。

    关于火来侦查突击车一事,美利坚总统格兰特亲自打电话向威廉询问。

    一项不重视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