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插人改写后的第三十七章 生死别离(第1/7页)  鸳鸯湖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插人改写后的第三十七章生死别离

    勤梅听小荣说了娘家人的生活状况,心里十分挂牵,她特别想去探望。然而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期间,没有重大事情,生产队里不准请假。对此,勤梅一筹莫展,一宿翻来覆去不能入眠。

    年幼的小静对姥娘家人也非常挂牵。见母亲如此惆怅,心里更觉忐忑不安。于是,在星期六早晨天没亮,小静起床后便对母亲说:“我向老师请一天假,去看看俺姥爷姥娘。”

    下午,小静向老师请过假,迅速跑到中学找到小荣,送还饭缸的同时问小荣能否回家。小荣说这个星期老师也准许他回家。

    小静跟着小荣,两人兴致勃勃地踏上了通向赵庄的小路,迎着秋末飒飒的凉风,急急地向姥姥家奔去。

    金色的夕阳照在行路人的身上,长长的身影映在凄黄凌乱的庄稼棵上,迷迷乱乱随着行人向前移动。

    小静和小荣一边谈着,一边浏览着沿路的大地景象。他们看见已是凉气袭人的秋末,然而,在远近的原野上,仍有一大片一大片灰白色的玉米秸直立着,被瑟瑟秋风吹得唏哩哗啦乱响。一垄垄被霜打过的焦黑的地瓜秧蔓仍然睡在冰凉的地垄上;已蹿出地面的嫩绿稀疏的麦苗却被长出的已被霜打蔫了的浓密的豆苗所遮掩;根本显现不出绿色麦苗独特生长的季节来了。这景象使小静回想起往年,每在下霜之前,生产队里都组织妇女c老人和儿童把鲜绿的地瓜叶子摘下来,唯有这一种是不称重量分配的财物。各人摘的都归自己所有。家家户户的妇女c老人及小孩,为忙着抢摘地瓜叶,甚至顾不得吃饭。有的男劳力也抽歇晌c饭间来帮助妻子摘地瓜叶。这时也是集体劳动中最热闹的场面。

    大家带着小板凳子,拿着麻袋,端着小筐,每人一垄,坐着小板凳像大雁一样地排着整齐的队伍说笑着c缓缓向前移行着摘地瓜叶。众人见母亲仍然不敢说笑,秀莲姑还蹑手蹑脚走到她身后,一把把她从小板凳子上拉下来,再踢翻她的筐子逗她说笑呢。

    人们把摘下的地瓜叶子带回家,摊在苇席上,像晒粮食一样把它晒干,存起来,准备掺着粮食越冬和度荒春时充饿。即使被霜打黑的叶子,生产队里也把砍下的地瓜秧运到场园里,用棍子打落,再把瓜秧留着喂牲畜,将打落的叶子用大篮子按人口多少,分给社员们。刨完地瓜后再一遍遍地翻捡,最后犁地时还要派人跟着犁再捡一遍,唯恐拉在地里糟蹋了。

    小静和小荣只好收回惋惜的目光,停止无边回忆,转入谈论学习问题上。

    “小荣哥,你给我讲讲《》读后感怎样写呀?”小荣思考片刻,就滔滔不绝地讲起来,小静连走带跑地紧紧跟着认真听。小荣每讲完一个,小静就紧接着要求,“再给我讲讲《记一位我最敬爱的人》怎样写?再给我讲讲《记一件我最感动的事》怎样写?再给我讲讲《周记》怎么写?”小荣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讲小静专心致志地听不一会就来到赵庄前的刘村。

    二

    该村位于小静姥姥家赵村的西南方,两村相距约二华里路。小荣领着小静走进刘村最西头外门朝西边大路的一家。进了外门,见北面有三间平顶灰墙的堂屋,墙皮已剥脱。堂屋东窗台下有一堆散发着呛鼻霉味的灰黑色烂麦秸。小静环视周围,偌大的院子里没有一棵树。堂屋门里站着一个五大三粗形似男人的中年妇女,前额的乱发一绺一绺的翘着,脑后的盔头子垂到了脖颈。黝黑的脸像从来没洗过似的,一身褴褛的衣衫已看不见布纹。看见小静c小荣,她就立即钻到里间屋去了。

    院子里,还有两间西厢房。小静见比她们住的那两间屋还破旧,房门也敞开着,从后面两砖间隔的小窗孔里,斜射进来尘埃飞扬的三束苍白光线。

    “奶奶,我回来了,小静也来了!”小荣拐向西厢房,脚还没跨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