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6章 B柱上的批量质量事故(第1/2页)  黑科技制造系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人与人是不一样的,人和人的命运也是不一样的。在这个社会里,我们就像是被豢养的某一种生物,社会的等级和秩序便是那樊笼,不管是高高在上的,还是生活在最底层的,都逃脱不了这重约束。

    在学习its16949的时候,张小泉觉得,人类不愧是这世间最为聪明的生物,我们屈从于这个樊笼中的规则,也在处处模仿,处处建立这种规则,运用这些规则的同时,我们也在不停地参透规则,是不是有一天,我们就可以凌驾于规则之上?

    只不过那时候的我们又是什么样子的?

    its16949本身就是一项规则,暂时名曰“技术规范”,即便暂时没有形成一项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但因为制定这项规范的组织太过强势牛逼,如今在汽车行业之中,没有任何一个组织敢不执行。

    张小泉觉得,他如果想在这个行业里一直混下去,就无论如何都要参透这项规则。他花了大量的时间琢磨这些规则,最后得出来的结果就是,这项规则的最终目的就是给每一个零件建立一个档案,这个档案必须一直保存,按照这项规则的要求,必须保证到这款车在停产之后的第十个自然年,才可以销毁。

    真心来说,张小泉不知道该不该感谢国家的政策,当年允许国外的主机厂来华夏建厂,如果靠我们自己的企业摸爬滚打,三十年来,未必不能达到现在的高度,但张小泉觉得,就凭我们这种凡事人情大于法理的文化,肯定很难把its16949贯彻到底。

    尽管如今已经打了很大的折扣了,至少九月份以前的记录全部都是补的,为的就是要有体系运行一年的证据。证据是可以做假的,但经不起审,可张小泉心里有数,咨询公司和认证公司是沆瀣一气的,他不怕认证老师来了之后,会查九月份以前的记录。

    认证公司的审核老师,兴许比张小泉更清楚东亚的体系运行。

    但未来三个月的记录,张小泉却不允许有假的,他太了解这一套体系了,每一个板块都是相互支撑,也相互制约,同时比横贯全球的质量管理体系更为繁复和严谨,如果真正执行下去,虽然不能保证零件不出错,但最起码不会出现大问题。

    检查分三检制,首检巡检和终检。一大早,张小泉来到公司的时候就被余国强劈头盖脸地训了一顿,余国强训他的时候,方易平站在一边,表情很尴尬。

    “你一天到晚地不知道在干嘛,悠闲得跟神仙一样,你怎么就不上天,啊?”余国强骂起人来抑扬顿挫,也毫不留情面,“都跟你说了要让人好好贯彻这体系,按照程序文件写的做记录,做了没?做了没?”

    “那个,做了啊!”张小泉先是一愣,后来才明白余国强骂的到底是怎么回事?再一看此时汇聚过来的各高层领导脸上黑得跟涂了炭一样,他心里也一阵乐。

    “做,做个屁!”事实证明,不会骂粗话的领导不是好领导,“做了的话,上个班次怎么会出现b柱上出现批量断卡子的质量问题?尼桑那边批量退货,现在交付都出现问题,狗屁的三检制度,都是怎么检的?要求每个桩子上做点检,昨天上班的检验员都是新人吗?”

    后面一句话就是嘲讽了,现在的人力资源有多紧张,大家都想不劳而获,反而做劳动力的人很少,工厂里面的操作工就跟那韭菜一样,一年里头割了一茬又一茬,基本上时时都是新的,保鲜期短得很,也正因为如此,检验员才必须很稳定,为的就是确保产品质量。

    三检制里面,操作工首检基本上很难保证,产品又多,操作工想把产品认全都很不容易,每个产品长啥样,哪里有个桩子,哪里有个角也很难记住,等记住的时候基本上也快离开这个岗位了。

    离开这个岗位的目的,当然是奔更好的工厂去,比如valioy那种四季恒温,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