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章 十二、满载而归(第1/3页)  乡村女人随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接连拽了几天,剥了几夜终于完成任务。老板没有了压力也啍起了小曲儿,腿一高一低像戏台上的小丑儿。“明天的火车票,活干完了,你们可以休息一天,看看这里的雪景。”老板颠到我们宿舍门口笑着冲屋里说。“你这黑心老板可发发慈悲让我们休息了”,18号笑着回应。

    大家都很开心,换上自己自认为很体面的衣服,梳洗打扮一番。但再怎么遮盖也掩饰不住两个多月的艰辛留下的痕迹。白里透红的脸蛋儿变得黑黄且粗糙,本色重的变的更黑,肥胖的变苗条了些,干净的双手变得黑乎乎地翘皮儿,指甲缝里很脏甚至指甲盖脱落。但大部分却显得很健壮有力(插个题外话,我从新疆回来去一家幼儿园帮忙,老师给小朋友示范游戏,两个老师背对背,胳膊挽胳膊交替把对方背起。我的搭档比我胖,但她背我很吃力,我却很轻松的把她背起来了,好笑吧。)我们成群的来到户外,白茫茫的旷野刺得我们睁不开眼,好一会才慢慢适应。凭记忆在田间小路上留下我们的足迹,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棉田已粉碎,看不出哪里是田哪里是路。遥远处像雪海中的“小岛”那是维族村庄。稍近一些一排排士兵似的杨树是大路的标志。近处红柳林还高傲地立着驮着一团团的白雪在向大自然示威。

    “我们去监狱院那里看一下吧”。有人提议。“你知道监狱在哪里呀?”“应该在那个方向不远处,因为我们每天早上摘棉花时不是听到劳改犯在唱歌吗?”18号指着我们所在地的北方说。“我不去太累了,还不如回去休息”,“我也不去”,不去的都在犹豫。我和22号大姐及几个好奇心强的就开始跨过雪野来到大路上,朝着监狱的方向走去。一路上看到维族小伙骑着高头大马在雪野中放牧,路边耐旱的小叶杨树,榆树,沙枣树在列队欣赏我们这些勤劳的异乡人。我们折几枝沙枣走着c说着c笑着,没有了摘棉花时的疲备。听着近,走起来远,大约走了10多里路,前面就是监狱院了。大门口停着一辆警车,车门开着从车上下来两名警察手里端着枪冲我们有礼貌地说:“老乡不能再往前走了,这里是禁地”。

    “好,好我们在这里看看就走”。我们为达到目的地而兴奋了几分钟,然后转身往回走,路过维族村时在那里的小商店(这里的商店基本没什么牌子,只在墙壁上用手写上商店两字,在他们的院子里的一间小屋里堆放些日常用品及几箱零食就是商店。在院外是看不出来的。)里买点零食。大姐要了两个鸡腿。“奇怪你怎么舍得买鸡腿呀?”都知道大姐很节省的,平时都让老板从市里捎好吃的(水果,火腿,鸡腿之类的,大姐从不舍得花一分钱)。“留着坐火车上吃,干几个月苦活了打打牙祭”,大姐笑着说。

    “喂你们几个在哪,快回来,要算帐了,你们不要钱啦?”领班打我手机。“回去,回去马上”我挂了电话催她们快买快回。

    “l号8500元,2号8750元,3号978l元16号8051元,20号8688元,21号9982元,22号11109元”老板像给刚考试过的小学生念分数一样念着每个人的收获。

    “呀好几个摘一万多的,我也没闲着怎么没她们摘的多呢?”

    “就这就行,多少是多呀。”

    “不可想象这每一分钱都是我们一朵一朵扣出来的呀,挣钱真不易”。

    “奶奶,这次回家我要给自己买件好衣服”。

    “我要添几件新家俱。”

    “我要把钱存起来给儿子上学用。”

    大家都在盘算自己的劳动收获该怎样分配。“你们再核算一下自己平时记的数和我们算的有没有出入,有的话赶快找我,没有的话我就给你们每人一张条,上面有你们的名字和钱数,回去到领班家领钱。我把钱全打到她的卡上。”

    大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