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 大典开始(第2/3页)  盛梁风云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也是挖空心思,费劲心机,有衣服上绣寿字,也有抄写佛经的,各种各样的礼品都有。萧晴也亲手绣了个手帕,一拿出来,众人都忍不住发笑,太后拿过手帕,对宫女问道:“你们说这上面绣的是什么?”宫女紫嫣仔细看了下道:“应该是松树。”另一个宫女杜鹃反对道:“不对,应该是柏树。”太后听了笑道:“让晴丫头做女红,难为她了,这手帕我收下了,今天的寿宴,你陪着我吧。”萧晴听了很高兴,连忙谢恩。而那些处心积虑要讨好太后的嫔妃们,个个露出失望的表情。

    大臣们的贺寿又不一样,宰相杨纪文领着百官,前来给贺寿,个个都穿着朝服,礼品虽然看起来很普通,但是贺词那真是华丽。一个个都是长篇大论,从太祖的功绩讲起,到皇上的守业有成,再到太后的爱民如子,引经据典,口若悬河,妙语连珠,太后听得不住点头,紫嫣和杜鹃则是昏昏欲睡。最后还是宰相杨纪文的一幅字,得到太后的称赞,给予了封赏。

    然后就是全国各州府的贺寿团,由于要来贺寿的人太多,最后只好派出一些代表前来,亲自向太后道贺。太后认真看着代表们道贺,又认真听着太监念完礼单,道:“你们有心了,今年并不是个好年景,很多地方都受了灾,旱灾c水灾c火灾都有,你们能想到哀家,前来贺寿,哀家甚是欣慰,说明底下的官员,还是在做事情的,哀家在此表示感谢。”说完,起身施礼,众代表感动的泪流满面,连忙还礼道:“这使不得,使不得。”太后摆摆手,让大家起身,又坐下道:“既然你们有心,我也不能无语,要赏,而且是大赏。”于是吩咐对于受灾的和贫困的地方,给予赏赐。众人这才谢恩,由太监领着离开。

    终于到各国使节了,第一个当然是大梁的友好邻邦,柔然。柔然这次来给太后贺寿,确实诚意十足,不光带来大量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连大梁现在最稀缺的战马,就送了足足一千匹,而且都是骏马良驹。拓跋硕一进来,就跪倒,大声道:“柔然拓跋硕,给太后贺寿,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福乐绵绵,益寿延年!”太后听了很高兴,笑道:“这孩子嘴倒是挺甜的,你要什么赏赐?”

    拓跋硕听了大喜,正准备说出心中所想,突然看到萧晴警告的眼神,急忙改口道:“小子素来敬仰中原文化,请太后赏小子几本书吧。”太后听了点点头,道:“没想到柔然国世子,还喜欢中原文化,大梁就是不缺书,你想看什么书,告诉孟天和,让他帮你找。”想了一下,又道:“既然你这么喜欢中原文化,那就去皇家书院学习一段时间,那里不光有书,还有大学问的老师。”拓跋硕高兴的连忙谢恩。

    然后就是西夏国使团,虽然现在两国暗地里是你争我斗,相互较劲,但是表面上还是保持和平。这次使团由小王子慕容撷带队,礼品跟柔然相比,虽然寒酸了些,队伍却是跟柔然不相上下。慕容撷带领使团众人,上前跪拜,念贺词,送了礼品,太后又赏赐了价值不低于西夏礼品的大梁特产,慕容撷才谢恩告辞。

    接着就是安南国使团,安南国这次多亏了大梁的帮助,才平定了叛乱,国王也保住了王位。安南国王很是感激,举全国之力准备贺礼,什么奇珍异宝,奇花异草,越珍贵越好,生怕惹大梁不高兴。虽然安南国是个小国,但是这次使团队伍却很庞大,足足五百余人,是所有使团中最多的。太后看到礼单,明白了安南国的诚意,考虑到安南国目前的困难,又赏了大量金银,价值远远高于贺礼。安南国使节很是高兴,有了这些赏赐,满载而归,回国后,不说高官厚禄,加官进爵那是肯定的,连忙磕头谢恩,心满意足地离开。

    高丽国这次也派出了使团,给太后贺寿,高丽虽然不是大梁属国,但是每年跟大梁做贸易,得到很多好处,这次来的目的,就是要跟大梁谈,扩大交易规模,增加贸易品种。所以这次来,不但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