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习到追赶再到隐隐有些反超,这是华夏经济的演变过程,但在张寻眼里,这还不够,或者说在很多人眼里,都知道这还不够。
华夏是大国,大国的根本就是要有自己的东西,最好是要让别人反过来学习我们,而不是我们去学习别人。
这一点已经在很多领域做到了,不过经济金融这个领域,还做得不够。
所以在汉阳大学那场经济论文大赛上,张寻才会拿出那么一篇论文,我们为什么不能让那些不承认我们的家伙,反过来不得不向我们学习?!
张寻当然没有自大到以为自己能够凭借一己之力改变这一切,甚至是引领整个华夏的经济,他现在想到的是,将书南集团发展起来,将陈家这个拦路虎,连根拔除!
所以那个明眼人都知道没他们书南集团份的那个汉江东岸项目,张寻却还是想要去搏一搏。
不为别的,就因为这是一块巨大的跳板!
做好了,利益无边。
做不好,也没关系,竞争失败而已。
但不去争取就放弃,不是张寻的风格!
徐学松的话也是说到了点子上,归根究底就是书南集团在经历了陆明德和股东调查的一系列变故后,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动荡,股市这些日子也波动很大,竞争力已经大不如从前了。
这种状态下,书南集团想要拿到那块几乎被汉阳所有大型企业盯上的地皮改造项目,无异于是难于上青天!
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在推行环保,很多大城市更是限制了企业入驻,汉阳这种大城市,更是开始为环保做出贡献,沿江的企业多少会造成污染,而最容易被污染的,就是母亲河汉江!
所以那些企业必然会被迁徙,而后将空出来的地皮建设成商业中心或者居民区,现在系统那边给出的风向标就是倾向于居民区,不管是高档别墅小区还是普通的小区,能够用来住人的话,可以说是一举数得。
张寻皱眉沉思,一旁的李成仁开口道:“这件事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机会,前提是我们真的能够和余氏集团合作!但是以我们现在的状态,能够给余氏集团带来的帮助并不大,而且其中还涉及到庞大的利益划分,难!”
李成仁给出了最后一个字:难。
的确难。
这时候徐学松却是笑道:“老李,你别忘了,咱们董事长跟余氏集团的关系。”
张寻一怔,有些尴尬。
身旁的夜轻灵也是不着痕迹的剜了张寻一眼。
李成仁这才反应过来,不怀好意的看着张寻说道:“嘿嘿,我倒是忘了这件事,余秋生的宝贝闺女,可是咱们董事长的媳妇,这样一来,董事长就是余秋生的女婿了?凭着这层关系,合作的几率就大大增加了!”
张寻板着脸说道:“余董是一位人物,他不会因为这层关系,就随便和我们达成合作,毕竟这块蛋糕太大了,就算是余氏集团,我想也没有绝对的把握能够吃下,不过,我会去和余董谈一谈,今天跟你们说这件事,就是希望这段时间里,诸位能够团结起来。”
徐学松跟李成仁自然是没什么意见的,张寻又有意无意的看着那五位几乎不插嘴的股东说道:“如果让我发现有谁在后面扯后腿,就算拼着书南集团的发展不顾,我也不会让他好过!”
这就是明目张胆的威胁了,偏偏那五人还只能心惊肉跳的附和,不敢反对。
看来将陈家那两个眼线弄走,还是挺有威慑力的。
没了陈家在后面给他们保驾护航,这些个股东,威胁性也大大降低了很多!
会议散了后,刚回到办公室,张寻的手机就震动了起来,是个陌生号码打来的。
“你应该得到汉江东岸那块地皮的消息了,陈家也打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