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76孺子可教(第1/3页)  小村官秘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八说,皇帝老儿不喜欢他。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为什么不喜欢他呢?说李广年老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从汉武帝对待韩安国的态度就可以看出,韩安国能文能武,但在汉匈战和问题上却是主和派的骨干力量,反对汉武帝大规模用兵,并且年龄也很大了,汉武帝是个穷兵黩武的大暴君,喜欢改革和扩张,但他却喜欢韩安国这个政见不同的大臣,让他做御史大夫,甚至差点当上宰相。可惜命不好,才当上代理宰相就摔断腿而作罢。因此,我认为李广难封的根本原因是汉武帝在个人情感上不喜欢他,而汉武帝不喜欢他的原因并不是他年老,真正的原因是他不喜欢李广的为人。”“妙哉!奇哉!说到精髓上了。子曰:三月不知肉味。听宝来一番话,可以三个月不知肉味了。我们得喝!”陈老爹像是遇到了知己,那是两颊通红,两眼放精光,说话嘴唇都在颤。晓萍看大人们在喝酒,密匝匝的睫毛映着黑亮的眸子,还是不懂:“爸爸,奶奶说,读书没用,又没说练武没用。人家好歹也是个将军啊。”“孺子可教,孺子可教。”陈老爹不由向晓萍竖起大拇指,韩中华颇为不解:“什么玉子可叫?”陈老爹发音不准,韩中华听讹了,引起了哄堂大笑。韩中华对这种笑声很反感,嘟起了小嘴,韩宝来忙哄他:“中华,爷爷是说,孺子可教。这是出自司马迁《史记》里的一个故事。我给你说过张良的故事,还记得吧?张良小时候,他是韩国的富家公子,但是刺杀秦王没成功,逃到一个地方躲了起来。有一天,他独自一人出去散步,正走在一个桥上,一个老人对他说,孩子,帮我到桥下把我掉下去的鞋捡上来。张良没好气地帮他把鞋捡了上来。老人又说,帮我穿上。张良只得恭敬地帮老人家穿上,老人一声感谢的话也没说,起身就走了。张良走了里把路了,转念一想,不对,这个老人非等闲之辈,一定有什么东西可以教我。他转身就去追老人。老人对张良说,五天后的一个早上来找我。我可以教你兵书战策。第五天,他一大早就来到桥上,可是老人见了他转身就走,说他来晚了,再过五天再来。又过了五天,张良起了一个大早,他匆匆赶过来,老人还是比他先到,再等五天再来吧。第五天,张良吸取教训,没等天亮,就在桥上等着了。老人摸着张良的头说,孺子可教。传了他一部《太公兵法》,张良学成后,辅佐刘邦打天下,立了大功,封了留良侯。孺子可教是称赞这个小朋友很聪明,将来长大了有出息,是可造就之材。”“嗲地,我孺子可教吗?”韩宝来可不敢小看他,向他竖起大拇指,一本正经地说:“小中华,孺子可教。”晓东c小新便争着要。韩宝来没办法,只得也向他俩竖起大拇指:“晓东,孺子可教。小新,孺子可教。”“还有我?”晓萍也不甘落后。韩宝来也抱抱她,向她竖起大拇指,夸她孺子可教。一个也不能偏坦。陈婆婆看韩宝来作为,深为满意:“你爸爸说的是历史,我说的是现实。你陈爷爷一辈子饱读诗书,但一辈子面朝黄土c背朝天,种了一辈子田。奶奶说的是这个意思。”陈抟老爷子接过话茬说:“他读的是旧学,对于新学,他就两眼漆黑了。要是有今天韩村官这个才学,那也非等闲之辈。”“莫夸我。我是半罐子水,只是喜欢酒酣耳热之际,吹吹牛皮。真正有学问的,是不会显摆的。”韩宝来喝了点酒,话匣子打开,他可是神采飞扬,谈兴正浓,“我聆听了大师的训导,那才叫学问,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我自认为我还没学到人家的皮毛。人家才叫学富五车,学贯中西,我才读了几本书。他们是大海,我顶多是村前的池塘。”喝了杯酒,那黑脸成了炭黑色,真像黑脸包公,说话也大喉大嗓:“韩宝来,你活学活用,这一点,你独步天下。这一次抗击雪灾,你表现出了王者风范。”“王你个头,是我玩的妙手空空把戏,一是借总理的威名,打中宣部的旗号;二是拉虎皮唱大戏,以李家的威望,梁家的实力,各大牌纷纷捧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