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341心驰神荡(第2/3页)  小村官秘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那你的眼光太局限了。这里可是西北的门户啊。好了,现在进入甘肃的第三个地理区域:河西走廊了。它位于黄河以西,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在它的北侧伺机南下,空气稀薄的青藏高原c干旱的柴达木盆地则在南侧寸步不让,再加上祁连山c合黎山c龙首山等南北夹峙,形成这条宽度从数公里到近百公里不等的狭窄走廊。汉代从中原前往西域,除了这条窄窄的走廊几乎无路可选。河西走廊降雨稀少c非常干旱,从空中俯瞰,大地干渴龟裂,如同火焰烧灼,幸运的是,走廊南侧便是高大的祁连山脉,飘浮在云端的雪山与干旱的走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祁连山长达八百千米,平均海拔超过四千米,高大的山体截住了富含水汽的云团,祁连山的东段降雨丰富山上生长着茂密的森林,祁连山的北麓还拥有总面积高达24万平方公里的祁连山草原,草场广阔,野花遍地,世界第一大军马场:山丹军马场便位于此处,它自西汉起就已是规模巨大的军马基地,为争夺这处宝地历史上曾在这里发生过无数次战争,战败的匈奴被迫放弃祁连山草原,匈奴人的歌中唱道:‘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什么?这就是有祁连山?”韩宝来望着窗外,他看到了云海下面伫立着一座座静穆的雪山,安祥静谧。

    “祁连山山谷,还发育出3000多条的冰川,储水量约1320亿立方米,相当于一百个北京的密云水库。雪峰巍峨险峻,粒雪积累区宽大辽阔,雪原一望无际,目光所及皆是纯净洁白的世界。冰川融水加上山区降雨,在山谷间汇集成河,形成了流向河西走廊的多个水系,或涓涓细流,或洪水汹汹。其中河西走廊最大的河流黑河是仅次于塔里木河的华夏第二大内陆河,也正是古人所说的‘弱水三千’,它从祁连山中孕育而生,一路穿越绿洲c戈壁c盐泽c沙漠直到内蒙古额济纳的居延海,所以也被称为额济纳河。党河则是灌溉敦煌平原的唯一河流,没有它就没有敦煌文化的存在。位于敦煌的渥洼池硬是在沙漠戈壁的边缘营造出一片水乡泽国,瓦房城水库,雪山倒映在湖水中变幻出迷人的美丽风光,西大河水库更是极致,它可以眺望祁连山冷龙岭北麓,雪山c湖水c草原交相辉映。这些水系流向河西走廊,在干旱的土地上滋养出一连串的绿洲。”

    “哇,不来甘肃不知道,一来吓一跳,真的很壮观!”韩宝来不由大发感受慨。

    “很过瘾是不是?好,我们再往祁连山绕一绕,让你大饱眼福。你瞧祁连山北麓的武威c金昌c张掖c酒泉正是建立在一个个绿洲之上。一连串绿洲的存在,让张骞以及后来者可以沿着绿洲进入西域,汉武帝也正是在这些绿洲中设置了河西四郡:酒泉郡c武威郡c张掖郡c敦煌郡,绿洲也为这些郡县提供了农耕文明的生存基础。在南北两侧游牧民族的长期夹击下,河西四郡长期被中原王朝牢牢控制,与这一点关联十分密切。打通了河西走廊,中原王朝不再蜷缩一隅,开始与广阔的外部世界密切交流,这种交流在唐代达到了顶峰,也带动了河西走廊经济的发展。当时的凉州,现在的武威,一跃成为河西最大的城市。唐代啊,整个河西地区的存粮甚至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富甲全国。”

    “不会吧?这里还是唐代的粮仓?”

    “看呀!现在还是沃野千里。哦,现在飞机进入了甘肃第四个地理区域——甘南境内。这是藏区哦。岷山c西倾山c积石山三条山脉贯穿甘南高原全境,使得这里山地众多,且山形独特。甘南的舟曲c迭部山高峡深c气候温润c森林密布,山下隐藏着多个鲜为人知的小村落,我记得一个叫村庄叫扎尕那,它时常云雾缭绕,宛如世外桃源,甘南的碌曲c玛曲处于青藏高原的东北缘,气候高寒c草原广阔,玛曲意为‘黄河’,草原上的河曲曲折缠绕c留连忘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