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五十章、王大臣(第1/2页)  万历闲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得不说,小皇帝朱翊钧在他母亲的严厉督促下,比他父亲勤快多了。自他登基后,逢三、六、九必早朝。

    除了罢黜高拱的那一次,朱翊钧没有出现在皇极门,其余早朝的日子他从未缺席过。

    每次朱翊钧都坐乘舆,早早地从乾清宫出来,抬到皇极门,然后在锦衣卫的簇拥下,登上金台御幄,等待百官。

    万历元年正月十九,照旧是个例朝的日子。

    这一日,朱翊钧乘舆刚一出乾清宫门。只见一名穿着内侍巾服的男子,约莫二十多岁年纪,从乾清宫西阶方向突兀地闪现出来,然后像一阵风似的冲向朱翊钧的乘舆。

    “站住!”

    “什么人?”

    “胆敢擅闯禁宫?”

    护送乘舆的锦衣卫,一看来人行为可疑,纷纷亮刀大喝,上前堵截,三下五除二将其擒获。

    这男的登时吓懵逼了,没敢作任何反抗,被两名锦衣卫押着,跪在地上哆哆嗦嗦。

    另外两名锦衣卫急忙上前搜身,从他身上搜出来一刀一剑,藏于两腋之下。

    “知道此乃何地?”一名锦衣卫持刀喝问。

    “不知道。”男子战战兢兢地回答。

    “藏着刀剑前来,意欲何为?要行刺皇上吗?”

    “冤枉啊,小人纯属误闯到此地。”

    “误闯?报上名来?”

    “小,小的姓王,名大臣。”

    “何方人士?”

    “乃南直隶,常州府,武进县人。”

    直属京师的地区称之为直隶,明初是南京。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原京师南京辖区改称南直隶,以区别于北京辖区北直隶。南直隶大致与今天江苏、安徽和上海两省一市面积相当。

    锦衣卫再诘问,王大臣吓得说不出话来,头伏于地,下身已经吓尿了,一股骚臭味儿飘散开来。

    冯保大惊失色地赶到,将朱翊钧从轿子里扶下来:“皇上,此等刁民擅闯禁宫,必欲图谋不轨,请皇上立即下旨,严加审查。”

    “将他拿送东厂究问,此案便交与冯公公负责处理吧。”朱翊钧点了点头。

    “是。皇上,奴才看今日早朝取消吧?”

    “好,冯公公去知会百官一声。”朱翊钧在乾清宫内,通常叫冯保“大伴”,出了宫便称“冯公公”。

    “奴才这就去传旨。”

    冯保躬身,目送朱翊钧进宫,然后凶光毕露地冲王大臣喝道:“你好大的胆子,竟敢行刺万岁爷?到底受谁的指使?说。”

    王大臣看样子不认识冯保,并未答话。

    “把他带进东厂,诏狱拘押,稍后我亲自审问。”冯保恶狠狠地丢下一句话,便向皇极门赶去。

    因为耽搁了好一阵子,皇极门前文武百官正交头接耳,议论皇上今日早朝为何会迟到?

    冯保面色不善地登上丹墀,扫视一圈儿,尖着嗓子喊道:“皇上有旨,今儿不早朝。”

    作为百官之首的张居正,履行义务般地问道:“不知事出何因?”

    冯保答道:“刚有一名男子藏匿于乾清宫门前,意欲行刺皇上。”

    此言一出,百官炸开。

    张居正关切地问:“皇上没有受到惊吓吧?”

    “刺客被我们当场拿下,皇上无恙,这会儿已回乾清宫。”

    “那就好。刺客人呢?”

    “皇上责成奴才审理此案,刺客已被押进东厂诏狱。”冯保传完话便匆匆离开。

    留下一簇又一簇议论纷纷嘈杂不休的官员。

    ……

    东厂如临大敌。

    数百名头戴圆帽、身穿直裰、脚蹬白靴的番役,全执刀肃队,像是随时要与人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