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章 螳螂捕蝉(第2/3页)  筚路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谭家的这位曾祖,还是做了不少的好事的,他和几位同乡同姓一起出资,在甬港建立了一所中学,就是现在的甬港第一中学,谭铭就是这所中学毕业的。48年底的时候,由于当时魔都的局势比较混乱,人心不定,谭振华的曾祖母就变卖了一部分在sh的家产准备搭船回乡避避风头,谁曾想搭的这条船名字叫做“江亚轮”!

    “谭家从此其家道中落。谭家曾祖父在建国后,伤心其事,身体很快变差,干脆没有接受公私合营,而是把工厂直接捐给了国家,自己回了甬港老家养老。谭铭的父亲是这位谭家曾祖的长子,谭家曾祖在魔都开工厂的时候,负责管理家里在老家置的几顷地,还雇了几个长工,开了一家粮铺,为了这个,建国初期划定成份的时候给定成了地主,建国后没少吃挂落。”

    “谭铭是家中长子,自小聪慧,55年考上了哈工大电子工程专业,59年毕业后就分配到了咱们单位,后来跟着老所长申宗义一起到老毛子那里培训了几个月,是所里的技术骨干,要论工作能力一直是拔尖的,70年所里搞7010工程的时候他和他的同班同学华岳庭是项目主持设计师的主要人选,但是最后因为他的这个家庭成分落选了,不过,最后华总师还是把谭铭拽进了项目队伍,做了显示分系统的主师。”

    谭铭的媳妇徐芸跟谭铭是同乡同街的邻居,徐芸的成分比较简单,她父亲原来在甬港开了家小染房,可惜染房被倭国人的飞机炸了,一切家底全部灰飞烟灭,就跑出来她父母两个活人,从此以给地主看坟为生,建国后才算分配了正经的工作,算是赤贫家庭。”

    “徐芸自小成绩也很好,但是家里穷,又是女孩子,家里就没肯多给她读书,最后上了免费的杭城卫校,中专毕业。两人是在宁都结的婚,婚后夫妻感情一直不错,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名叫谭振国,就读的咱们宁都市最好的中学宁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去年毕业,因为成绩优秀直接保送去了魔都震旦大学,学的是生物化学,小的这个就是谭振华了,估计是因为业余爱好太多耽误了点时间,成绩比他哥哥稍差些,不过在咱们所附中也是拔尖的了,今年高三。”

    “这个谭振华,从小就喜欢折腾点东西,航模、机械、无线电是他的最爱,还是校无线电猎狐小队的创建者和队长,在全市比赛中拿过青少年组的一等奖。”

    “哟呵,听着这老谭家是个有故事的啊,又是资本家又是小地主又是“江亚轮”的,够一本长篇了。”

    与后世因一部电影而获得无数关注的“太平轮事件”相比,“江亚轮惨案”才是华夏乃至世界历史上罹难人数最多的海难事件!

    江亚轮,1939年由倭国神户制钢播磨造船厂制造,长1024米,宽153米,型深47米,排水量33657吨,马力2500匹,航速18节,可载旅客2250人,设有特等餐厅、休息室等,是旧华夏原魔都招商局六大新型客轮之一,无论外观、设备,在当时均堪称精良。

    历史的车轮行驶到了1948年12月3日,随着战争的谣言如蝗虫般四处蔓延,众多甬港藉的魔都人怀揣金银细软纷纷抢购船票准备返回家乡躲避战火,额定最大载容量为2250人的“江亚轮”上竟然涌入了超过4000人,几乎超过正常客位数的3倍!可惜,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将再也不能回到家乡。

    就在这天下午,旧华夏军航空兵的一架轰炸机在执行任务后,在吴淞口外上空,机上悬挂的一枚重磅炸弹脱钩坠海。“江亚轮”此时恰好驶经这片水域,炸弹坠入客轮右舷,船只随即爆炸沉没。4000多乘客,最后仅获救900多人,超过3000人罹难,遇难人数是“泰坦尼克号”的两倍!而谭振华的曾祖母就陨在这艘船上。

    “是啊,要不我怎么说这老谭家不简单呢。”

    要是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