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二章 易帅(第1/6页)  飘渺烽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郑朱回到邯郸,向赵王赵丹汇报了出使的情况。

    赵丹听闻嬴稷要求赵国归还上党郡,气得脸色铁青c腮肉痉挛,拍案呼喝道:“嬴稷欺人太甚也!”

    大殿内的文武百官连忙躬身相劝:“大王息怒!”

    赵丹厉声道:“嬴稷强横如斯,寡人也不是好相与的!上党之地,寡人半寸也不会割让!嬴稷不肯撤军,寡人就令赵国雄师把他的兵马悉数逐出上党!”

    蔺相如激灵灵打了个冷颤,抬头切谏道:“大王三思!秦军凶悍,我军只宜以守为战,万万不可出击!”

    赵丹面色阴郁,道:“蔺卿家莫不是又忘记国情了?寡人在全国征粮,官民鼎力相助,所集粮草顶多能供大军支持两个月,两个月后若秦军仍未退走,寡人再上哪儿征粮去?眼下尚是夏季,两个月后还未至秋收时节,届时又要寡人号召全国官员黎民再度捐献私家余粮吗?他们家中还有多少余粮可捐?饮食自古以来便是民生之本,若百姓食不果腹,国中岂能安定?国中不安c外敌不退,赵国岂非要陷入内忧外患的绝境!”

    蔺相如道:“大王,我等还可设法向别国借粮!”

    赵丹冷冷的道:“燕c齐c韩与赵国不睦,鲁c卫小国不敢揽事,魏c楚与秦贼勾结,赵国能向哪国借粮?”

    蔺相如道:“大王,微臣愿出使列国,说服诸王联赵反秦!”

    虞信叹息道:“游说列国联赵反秦,本就困难,而今更是难上加难。郑大夫此趟出使秦国,备受秦王礼遇,偏偏魏国c楚国的使臣碰巧也在咸阳,秦王还当着他们的面优待郑大夫,魏使c楚使必会四处传布此事,宣扬‘秦赵和睦通好’,赵国纵高呼‘反秦’,又有谁人相信?”

    平原君赵胜道:“列国不信赵国反秦也罢,计较其他恩怨得失也罢,总而言之,他们眼下是绝不肯与赵国联合的。我们固然可以派遣使臣去游说疏通,但这无疑是极其费时之务,仅仅两个个月的时光,甚难说动列国联赵反秦。”

    赵丹俯瞰着蔺相如道:“蔺卿家可明白了吗?眼前赵国只有两条路,不是降,就是攻!廉颇所谓的以守为战,并非寡人执意不许,而是情势不容!”

    蔺相如垂首,眉头紧皱c默不作声。他足智多谋,自然不是不明情势的,但他反复掂掇,实在不赞成赵军冒险出击。

    而此时的赵国君臣,包括远在上党的廉颇,亦无一人愿意向秦国低头服软c敬献上党。

    赵国君臣一贯抱持着一股傲气,他们认为赵国是华夏的大国c强国,虽国力不及秦国,但秦国是天下第一,赵国则是天下第二,两国无悬殊差距,因此赵国绝不可任由秦国欺凌,必要之时,赵国纵仅凭一国独力,亦不惧与秦国恶战!尤其在阏与大捷后,赵国君臣的这股傲气变得极为强烈c极为坚定!

    只听赵丹敞声道:“寡人将再令廉颇出击,速战速决,驱逐秦贼!若廉颇复拒,寡人必依律惩办!众卿家可有异议?”

    大殿上的赵国群臣俱礼揖附议,唯蔺相如摇头吁嗟,赵丹也不在乎他一人之见。

    平阳君赵豹道:“大王,廉颇屡次抗旨不攻,兴许是顾及军力,微臣提议,此次向长平多增兵马,一则加强军力,二则激励廉颇与将士的斗志。”

    赵丹颔首道:“豹叔父言之有理。”旋即又拢眉:“可是自开战以来,寡人前后已往上党调拨了近三十万兵马,而邯郸自需守军,北方c东方亦需军队防备匈奴和燕国,寡人手中可调度的兵马也不是那么充裕了。”

    平原君赵胜和相国田单迅快计算了一番,赵胜道:“大王,据臣等估算,我们还能往长平增派十五万甲士。”

    田单道:“大王,目下长平秦军约有三十万,我军也有三十万,加上增派的十五万,我军总数便有四十五万,已可在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