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回:楔子——贤妃太祖成知己 太祖火烧贤妃宫(第1/4页)  无名书生有情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公元954年,显德元年,柴荣即位,北汉、契丹联军入侵大周,执掌禁军的赵匡胤随御驾出征,回师后任命为殿前都虞候,领严州刺史。

    公元956年,显德三年,赵匡胤随柴荣出征淮南。回师后,任命为殿前都指挥使,加授定国军节度使。

    公元957年,显德四年春,赵匡胤随御驾出征寿春,攻下寿州,回师后官拜义成军节度使、检校太保、殿前都指挥使。

    公元95八年,显德五年,柴荣北伐,赵匡胤任水陆都部署,随驾出征,征战契丹,在这期间,他结识了一位来自江湖的女子王英英,并与之结为夫妇。同年,柴荣驾崩,周恭帝柴宗训继位,赵匡胤改任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

    公元960年,显德七年正月,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周恭帝禅让,赵匡胤即位,史称宋太祖。即位后不久,他便把王英英接到宫中。王英英,幼年时曾与同村李岩有婚约。后因连年大旱,又遇兵荒马乱,村民都走散了,六七岁的她也随着家人辗转他乡。不料又逢战乱,爹爹被抢抓成壮丁,阿娘一人带着她讨生活,可阿娘半年后又病倒了,无药医治,客死异乡。武当派时任掌门张天宝恰巧经过,替她安葬母亲,收了这个关门女弟子。张天宝请了当时最有名的“严扁鹊”严一生教授其医术,又亲自督导这位小徒弟识字读书,倒是长成16岁的她,武艺未长进,医术已在江湖赫赫有名。

    连年战争,死伤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公元95八年,张天宝派王英英与几个师兄一起下山去救济困苦的百姓,医治受伤的士兵。王英英相貌平平,沉默寡言,只有在问及患者病情时才多说上两三句话。征战将士们有她们的医治,病情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大有好转。作为水陆都部署的赵匡胤,为了感谢这位神医,曾多次登门拜谢,也都未能比旁人多与她说的上几句话,不过一来二去他们也算是熟悉了。半年的接触,让赵匡胤看到了眼中的这名女子,并不是冷面无情难以接触,而是有一颗医者为大的仁人之心;而王英英眼中的赵匡胤不再是一介武将,鲁莽直率毫无可爱之处,却是足智多谋、忧国忧民的当世大夫。他们一起共患难,同甘苦,竟互生情愫,在了一处。

    又半年后,王英英奉师名回武当,这期间,却少有书信往来。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周恭帝禅位,赵匡胤登基,史称宋太祖,改元建隆,国号“宋”。

    赵匡胤登基为帝后三个月,一切安排妥当,立刻修书一封,拜会武当派掌门张天宝,说了前事,求的王英英入宫。此后16年间,赵匡胤前后两次“杯酒释兵权”,加强中央集权制度,也在政治、经济、文学改革中做出了巨大贡献。而王英英入宫后,一直恩宠不断,虽依旧沉默少言,但这性子在后宫反倒是最受用的。她从美人步步高升,虽无子嗣,依然被封为仅低于皇后的贤妃之位,可见赵匡胤对这位患难知己的爱重。

    开宝八年(976年),正月,夜,汴京

    宋太祖头戴通天冠,身着绛纱袍,红色衬礼,领袖黑色收边,腰束盘龙玉带,白袜黑靴,霎时威严。四方大脸,浓眉高鼻,一手拿书,半卧龙塌,半眯眼睛,缓缓道:“王仁,朕乏了。”

    宋太祖旁一位身材矮小略胖的净士太监王仁,跪下,轻轻取下宋太祖手里的书,道:“陛下,注意龙体,早些歇下吧。”

    赵匡胤微整龙目,看着昏黄的内殿,不由长叹一声,站起来,掸了掸衣袖,挥了挥龙袍,道:“王仁,朕一个人走走,你叫他们不要跟来了。”

    王仁不是很放心的说道:“陛下,天昏黑了,奴才实在不放心啊,让御前侍卫张生跟着吧。”

    “准。”赵匡胤说着向外走去。

    这一路,烛光昏暗,月色晦明,虽是初春,万物却依旧沉浸在冬眠中不忍醒来,四处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