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二章:人生若只如初见 一(第1/2页)  解忧传:嫁个藩王弄江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解忧的画像,郑穆桓也曾送给她过一幅。

    那一个夏日的午后,两人在楚王府后花园的荷塘边匆匆一瞥,便各自行开。

    郑穆桓听的清楚,那侍女唤她郡主。在他模糊的记忆里他依稀听家人提起过,当年太皇太后还在世的时候曾经口头上给他和楚王府的一位郡主赐过婚,难道就是这个小丫头?他不由得对着她一蹦一跳离去的背影多打量了两眼。

    少不经事,情窦未开,想起婚嫁之事郑穆桓也不知道自己心里到底是个什么滋味。只是两家既是世交,待大人们正事谈毕,就会带他们这些小孩子互相见礼吧。这样想着,他便匆匆的赶回了正厅。

    果然,仪容端庄的楚王妃已经坐在正厅内了。她见郑穆桓回来,立刻笑意吟吟的起身,亲昵的拉过他上下打量了一番:“这位就是桓公子吧?哎呦,你看这通身的气派,真不愧是郑元帅府里教养出来的嫡子!”

    他恭谨的对王妃行了礼,王妃直拉着他对他的相貌品行不住的夸赞。末了招了招手,原本站在她身后的两个孩子便走上前来与他见礼。

    “这位是犬子泽铭,今年十五,已入官学读书。”

    刘世子身子已经长开了,比他整整高了半个头,面部轮廓也开始硬朗了起来,下巴上隐约可见青色的胡茬。

    “见过世子。”他行礼。世子还礼。

    “这位是小女舒窈,今年正好十三,小你一岁。”

    “见过舒窈郡主。”

    舒窈纠兮,其心悄兮。刘舒窈轻盈舒缓的对他福了福身子,只抬眼偷瞄了他一下,便一直沉静的低垂着双眸,脸上似有微微的红晕。冰肌玉骨,沉静温婉,一举手一投足皆是大家闺秀的风范。

    两兄妹皆锦衣华服,礼教严谨,可独独缺了刚才那采荷小姑娘身上的一点活泼与意趣,不够纯真,也不够有趣。他心里存疑,那个小丫头呢?他明明听得真切,那侍女唤她郡主的

    正厅里一团和气,父亲笑道:“戎兵在外不便携带女眷,穆桓还托王妃照顾了”

    “郑元帅客气了,你我两家本是世交,穆桓这孩子又这么讨人喜欢,我巴不得能有机会多亲近亲近他呢!王爷与元帅先谈事情,我就先带孩子们下去了。”

    郑穆桓朝着楚王和父亲告了退,便跟着楚王妃去了后院玩耍。王府今日请了画师来为舒窈郡主画像,舒窈郡主换了新裁的金丝绣罗衣,重整了鬓发钗饰,端坐于椅子上,美的似九天的仙子。可郑穆桓却不喜欢,他一直心心念念着那个裙角还粘着水草的绿衣女孩,他想去找她玩,于是便找了借口离开了。

    王妃只觉得郑穆桓孩子心性坐不住,便让刘泽铭陪着他在府内走走。

    在花园中溜达了两圈后,郑穆桓又借口支开了世子刘泽铭,便开始在王府中搜索那个小丫头的身影。终于他在王府后院的小角落里发现了那一抹浅碧色的身影,她坐在一棵合欢树下,面色闷闷不乐,脚下摊着一地被她揪碎的荷花花瓣,满地残红,一片残损。

    “嗨。”他小步跑了过去,轻声开口。

    女孩缓缓的抬起头来,乌亮的大眼睛眨了两下,笑容便从她的唇角蔓延开来:“我认得你,你是之前在枕流阁里吹笛子的小哥哥!”

    她的声音清脆婉转,如大珠小珠落玉盘。

    她的笑如清风拂面,让他的紧张与矜贵一下子便全都消散了。郑穆桓一屁股坐在了她的旁边,仰头看着天上的流云,问道:“之前你在采荷的时候我听丫鬟唤你郡主,可是刚才在正厅里我却没有见着你,你跑去哪了啊?”

    “嗯?”那女孩先是一愣,接着便欢快的咯咯笑了起来:“小哥哥你不知道,我并不是楚王和王妃的孩子,楚王是我的堂叔,我只是空有郡主的名头,上不得厅堂见不得客人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