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五章:初定人心细品茶(第1/2页)  解忧传:嫁个藩王弄江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5章初定人心细品茶

    夜深了,距离敦煌郡官驿旁不远的一处不起眼的小茶楼里,却意外的亮着一盏孤灯。

    两个穿着斑纹兽皮的男子在劲风肆虐的街道上疾步而过,闪身进了茶楼的土墙。

    素衣便服的女子跪坐在案几旁静候着。一阵低沉的交谈声过后,茶楼墩胖的老板谨慎的带着两位客人入了内室。

    两人脱下毡帽,一扫袖上沾染的黄沙,单膝跪地,正色道:“参见安和公主!”

    “两位贵人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解忧抬手免礼,邀了两个人同桌而坐,并暗自将两人打量了一番。虎背熊腰的汉子须发茂密,黝黑卷曲,绑了几个长长的小辫子用金属扣在脑后。虬髯长须毛毛的延至耳后,眼窝深陷,炯炯有神,五官非常立体,这是乌孙人典型的特征。而另外一位男子已经年过四旬,虽然身上的衣服与乌孙人的装扮一致,可温润的面庞却是典型的汉人气质。

    “想必这位就是尼格大监了。”解忧朝着虬髯大汉微微颔首施礼,又朝着那汉人男子微微一笑道:“这位就是程议长了吧?”

    尼格大监冷静的还礼,而程议长则略微有些激动,垂放在大腿上的双手一直在微微颤抖。

    尼格大监乃乌孙国掌管律法的重臣,相当于大汉朝的御史大夫。乌孙国共有两位大监,这位尼格大监是乌孙国亲汉派的重要首脑,而另一位康提大监,则是乌孙亲匈奴派的重要人物。程岩石议长是六年前跟随细君公主前往乌孙和亲的官吏,在乌孙亲汉派的举荐下做了乌孙的议长,主要负责乌汉之间的语言文字的翻译。

    这两人对于解忧日后在乌孙的行动有很大的帮助,沈丞相告诉解忧可以先跟这两位通个气,解忧便将地点选在了敦煌城。

    四人围坐在案几旁,就目前的形式简单探讨了一番。解忧知道,如若日后自己想要在乌孙扎根,就必须仰仗这两位贵人的帮忙,自己越早获得他们的认可和支持就越好。

    尼格大监的兴致并不高,从进屋开始就一直微微皱着眉头。解忧知道,他在审度着自己的分量。

    “乌孙国的王宫中,现在还有多少我们的人?”解忧问程议长。

    “当年细君公主带了五百仆从官吏,如今仅剩十人不足了吧”

    “十人?”解忧一惊:“怎的这般少?”

    程议长面露难色,叹了一口气道:“细君公主为人矜持内敛,不喜争斗,公主在世时身边的人就被燕莎公主折损了大半,公主归西后,亲匈奴派的人更是肆意清缴汉人,如若安和公主再不来乌孙坐镇,我们这十人恐怕也性命难保啊”

    解忧的秀眉紧紧的蹙了起来,看来这乌孙国中匈奴的力量比她想象中的还要粗暴强大。

    “那乌孙国中亲汉派的大臣呢?恐怕影响也不小吧。”

    “是呀。”尼格点了点头,沉声道:“如今朝中势力,亲汉派与亲匈奴派比起来,简直是以卵击石。就连王族中支持汉朝的人,也受了不小的冲击。如今还愿意站出来为大汉说话的,恐怕也就只有我一个人啦!”

    “辛苦尼格大监了。”解忧一垂首,朝着冰冷的壮汉施了一礼,道:“日后解忧到了乌孙,一定尽力扭转这局面。”

    尼格大监一挥手,有些不屑一顾,他的眸子中虚浮着些失望和可悲。又是一个纤纤弱女,多了些矜持温婉却少了些泼辣阴狠,他怎么能断定她就一定比上一位大汉公主强?又如何再安心的辅佐她维系乌汉关系呢?

    “大监不是很相信我?”解忧一语便道破了尼格的迟疑。

    尼格有些尴尬,叹了口气道:“安和公主你别见怪,只是如今这形势复杂,我不确定你能在我昆弥的枕边起多大的作用。”

    “枕边?呵呵。”解忧掩嘴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