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章 秦宫里的声音(求推荐票)(第1/2页)  兴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秦宫里的声音(求推荐票)

    秦王已然年迈,精力越来越没有当初旺盛,不过他的头脑却相当的清晰,目光依然显得炯炯有神。在这个秦国王宫里,还没有人敢和他直视,平常一滴阵针掉到地上兴许都听得见。经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里,这大殿里换了一批又一批的人,然而却没有多少政敌没能够熬过他的这个王。

    宣太后、魏冉相国主政期间,他不过是一个一个可有可无的傀儡。特别是宣太后为了弥补另外那两个同母异父的弟弟,更加的对他俩好,反而让赢稷觉得他们才是一家人。

    出于孝道的考虑,秦王赢稷不敢去反抗母后。等到宣太后衰老之时,他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一场政变,让自己彻底的成为了秦王,一个无人敢质疑,无上权威的领导者。

    于是乎,以前的那些得罪自己的,要么直接出除去,要么假手杀之。魏冉、那两个亲弟弟等“新四贵”以及称之为秦国骄傲的武安君白起等等人,最后都成为了自己棋盘里的棋子。

    赢稷是个有仇必报的人,于人这样,于国也一样。少年那不堪回首的经历,那些折磨的生活使他时刻谨记仇恨,哼,寡人终要尔等臣服。

    是的,他夙兴夜寐,夜以继日的对秦国进行谋划与布局的辛劳没有白费,他确实做到了,而且很成功。

    历经垂沙之战,伊阙之战,鄢郢之战,华阳之战,秦国统一之势已成。长平一战让秦国笑傲于诸侯,试问谁敢争锋。

    胜利越来越多,越来越接近自己的目标。秦王稷变得骄傲自大起来,甚至想一次性灭掉赵国,实现平生之夙愿。

    一场长平战争,促使武安君白起的威望达到顶峰,甚至盖过了自己,这是无法容忍的。杀人太多让全天下人忌惮,秦王稷也是人,难道不忌惮你几分。

    世人都以为自己是受到应侯范雎的挑唆,将武安君白起赐死于杜邮,其实那仅仅是一个借刀杀人之计策。在秦国,赢稷他必须得有最高的威望,他必须一呼百应,区区一武夫,不过是寡人的狗而已,岂能反手威胁主人。

    天不遂人愿,没有事事都照顾秦国。

    王龁代帅后,邯郸的战役并不顺利,甚至丢失了长平之战的胜利果实。

    秦军死伤无数,连长平之战的战国果也丢的干干净净,秦国大将郑安平带领两万人投降赵国。

    秦国人心晃晃,都在指责赢稷的不是,于是乎,该换棋子了,应侯范雎也被当着政策失败者替自己背下所有包袱伏罪。

    一场挫败使赢稷彷徨过,但也无关大局,因为寡人是王,王是不会错的。

    今日,秦王稷依旧像往日一样坐于尊贵的宝座上,接受群臣的朝贺。

    左右文武大臣依照尊卑先后顺序,位列左右。其中勋贵以太子嬴柱和相国蔡泽为尊,武将以赢摎、赵掺、王龁、麃公、蒙骜、蒙武等战将撑起着秦国的战争机器。

    “启禀大王,我秦国自灭东周以来,国势日渐强大,今收九鼎于咸阳,我大秦实乃天下一霸耶。今我内患(范雎一党)已扫,正是东出扫天下之时。”一名大臣对赢稷谏言道。

    嬴摎、赵掺等一众武将一听此谏言,心里顿时一暖,终于又可以上阵杀敌了,均高兴得擦拳磨掌,跃跃欲试。

    赵掺听闻此言,急忙上前谏言道,“臣愿意带兵东出,替大王消灭赵国,求大王成全。”

    武安君白起过后,上将军嬴摎盛名一时,俨然以秦国新一位武安君自居,他岂能让人盖过自己风头

    。于是他立马上去表态道,“大王,臣愿意替大王分忧,取那赵魏韩君侯之头颅献于大王身前。”

    虽然嬴摎有点夸大,但他确实担得起这些话。由于战功卓著,他曾经攻破韩国,取下了阳城、负黍等城池,斩首四万敌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