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三、寻灵实验室(第1/2页)  寻灵日记1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的本科也是在厦门大学读的,读的是历史系,对系里学识渊博而又风趣幽默的葛教授很是崇拜。考研时一心想考他的研究生,最后经过自己的努力,也得益于他对我的肯定,我终于成为他所带的考古专业的研究生。

    成了他的研究生以后,才了解他在教授考古知识的同时对灵魂学科开展着长期的研究,他经过对历史的直至当代发生的诸多灵异现象的考证过程中,总结出了一套成熟的理论、

    他认为灵魂是真实存在的。他认为灵魂是一股意识流,可以脱离而独立存在。这个意识流承载着一个个体所有的智慧与记忆。它是人肉眼看不见的真实存在,是可以脱离而独立游离于空间之中的物质。

    它就像电流一样,日常只能存在于电力设备中,通过电线来传输,而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它也可以脱离电线而独立存在于空间中,有如闪电,可以脱离任何介质而在广袤的空间中自由地穿梭。

    就象那些电器一样,只有注入了灵魂,才会有意识,才有思想,才会运动,才会履行正常的功能,一旦灵魂离开了,则就会象断了电的机器一样,一动不动。即使强行依靠人力去维持运转,也只能象植物人一样,失去了灵气与意识,只是一堆行尸走肉而己。

    葛教授的这一套理论看上去很美,但到现在还是没有找到一个真实的案例支撑,因此,他的理论得不到校方的认可,为了维持他的研究,他只能向学校申请开设考古研究生课程,通过申请考古研究经费来支撑他的寻灵研究。所以,我们这些研究生,表面上上的都是考古的课,但实际上却只对带有灵异现象的古文化、古事件进行研究。

    我们这帮研究生,说实话,也没有几个真正相信的。我们长期接受唯物主义哲学的教育,大都是彻头彻尾的无神论者,对所谓的寻灵研究,我们只是当作好玩而己,作为一种兴趣,听听奇谈妙论开开耳界,没几个当真,只是敬重葛教授的敬业与执着,所以善良的我们也很尽力配合葛教授的各项寻灵研究,从事着寻找灵魂存在的各种证据。

    2016年6月初的一个周末,今天没有特殊的任务,也没有什么课程,我早早地起了床,穿上练功服就跑到校门口旁的灯光球场去训练了。我在校武术队的老人了,本科期间功课比较宽松,该考的证该过的级都搞定了,我就利用闲暇时间参加校武术队的训练。南校门旁的灯光球场是校武术队的训练基地,这是一个几近封闭的露天训练场所,除非下雨,这里几乎每天都有武术队员在训练。

    我当时入队时没有什么武术基础,仅凭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强体健身的愿望加入到这个队伍中,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越练越喜欢这项运动,几年的风风雨雨,竟也坚持了下来。

    随着中国人的生活条件不断好转,现在每个家庭都非常重视孩子的全方面发展,因此后来考入厦大的尖子生们有武术功底的有好多,武术队也逐年提高招收队员的标准,现在新入队的队员们个个身怀绝技、身手矫健。虽然我是队里的老人了,但我绝不敢妄自尊大,这些小弟弟小妹妹们都不能小觑,真正上场较量,我这175的个头都不一定是168小弟弟的对手。

    好在队里的气氛很好,大家都是有文化的人,为了共同的爱好走在一起,因此队员非常团结,除非对抗训练,其他情况绝对不会因为任何口角而拳脚相向。

    我喜欢这个团体。

    那天早上,我练了一会儿,和我同期的研究生小叶过来叫我。她说葛教授叫我有急事。我草草收拾了器械就跟她往葛教授的办公室走去。

    小叶是和我同年考上研究生的,小女孩白白净净的,眼睛大大的,一副很清纯的样子,是一个典型的文艺女青年。举手投足,温文而雅,时刻表现出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印迹,给人一个亲切和情不自禁的感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