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来客(第1/2页)  素手执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马车缓缓停下。

    一个粉衣小婢撩开车帘跳了下来。

    她抬头向前望去,便见几丈高处一座小庵掩映在一片翠竹修林之中,若隐若现。

    山泉叮咚,鸟鸣清脆,伴着袅袅佛音缠绕四周,让人闻之忘俗,心悦神怡。

    “陶妈妈,是这里吗?”

    她问了声紧跟着下了马车的妇人。

    声音轻柔,似乎也怕扰了这里的清幽静谧。

    “就是这了。”

    陶妈妈看着那片竹林,点了点头。

    这也是她三年后第一次踏入这里,说起来她总共也只来过两次罢了。

    两人沿着石阶向上走去,须臾,便到了庵门前。

    那门虚掩着,上方悬挂着一块半旧的匾额,上书“净竹庵”三字。

    小婢走上前去,敲了敲门。

    不一会儿,便听“支呀”一声,门拉开了一半,探出一个光溜溜的小脑袋。

    那是个年岁不大的小尼,十一二岁的样子,一双又大又亮的清澈眸子,一眨不眨地看着门外二人。

    她打量了一番,似又觉不妥,忙将门彻底地拉了开来,双手合十在胸口,微微躬身道:“阿弥陀佛,施主是来敬香的吗?”

    “小师父,请问贵庵的庵主惠慈师太在吗?老身是江城颜家的陶氏,特来拜会庵主。”陶妈妈道。

    “在的。”

    小尼点点头,恭敬地将二人请了进去。

    惠慈师太正在禅房里诵经,乍听到江城的颜家来了人,十分惊喜,由着那通报的小尼搀扶着,从蒲团上站了起来,迎到了门口。

    她的年岁有些大,消瘦的脸颊上挂满褶子,一双眼睛已深深凹陷了进去,眯成了一条缝。

    她微微笑着向门外二人施了个佛礼。

    “阿弥陀佛贵客远来,贫尼有失远迎,还望海涵”她说道。

    声音有些沙哑,却让人闻之心静。

    “您老客气了,是老身叨唠师太静修了”陶妈妈还礼道。

    “三年不见,师太一切可安好?”她接着问道。

    “好,都好”

    惠慈笑着点头颔首,请二人入了禅房坐下,吩咐了小尼奉了茶水。

    因正是正午用餐时分,她便探问了一番,得知二人尚未用食,遂又吩咐下去布了素斋。

    “贵府三郎君的身体可好些了?”她问道。

    颜家三郎是颜家二房的嫡长子,五年前跟着颜二老爷出门做生意,不料途中马儿受了惊,为了救马车上的颜二老爷,不幸从山道上坠落,摔下山坡,伤重昏迷数日,请医无数,最后总算拣了条命回来,只是腿脚却治不好了。

    “好多了。”陶妈妈道,“汤药继续吃着,虽还不能像常人一样走路,身子却是没有问题的。平日里,三郎君也会坐着轮椅去外面走动走动,不似之前总闷在屋子里。”

    “阿弥陀佛如此就好。”

    惠慈念着佛号点了点头。

    接着她又寻问了颜府其他主人的近况。

    陶妈妈连连称好,与她讲了些府里发生的喜庆事。

    她一边说着,一边端起桌上的茶盏抿了两口,只觉这茶有些苦涩。

    府里最次等的茶水怕也好过它,她想。

    惠慈捻着佛珠,静静地听着,脸上挂着慈祥的笑。

    “颜府乃是积善之家,得菩萨保佑,定能逢凶化吉,家宅安康,福泽绵长。”她说道。

    “多谢您老吉言。”陶妈妈笑道,“从前您还常来府里走动,可自从老夫人去后,也不见您再过来,夫人们都很牵挂着您,还盼着您来府里说禅赐福呢!”

    “劳夫人们挂念了,贫尼岁数大了,走不动了不过贫尼在庵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