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章 皇太极的内功(第1/2页)  正史加点料——明朝要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正史很枯燥,总得加点料。

    从北京抢劫回来,皇太极的日子可是彻底奔小康了。其他资源先不说,仅仅是掳掠来的人口就二三十万。当时的后金的社会还处于奴隶制阶段,等于这次抢劫仅仅奴隶就多了二三十万。而当时满族八旗兵人数不超过三万,分配下去每人至少也能分到两三个奴隶,等于八旗兵个个都成了奴隶主。日子过好了,问题也来了。过去,八旗兵集合,三万人列队整整齐齐,真是人如龙马如虎。现在八旗兵再一集合,乌央乌央能来十几万人。除了准备上战场的满族八旗兵本人,旁边还跟着牵马的、拿盔甲的、扛兵器的、背行李的、扇扇子的、端水果的,呼呼啦啦各式各样。知道的是可汗大点兵,不知道的以为农村大赶集呢。看到这样的场面皇太极也是非常的头疼,担心这些老爷兵在战场上掉链子。

    皇太极很快拿出了相应的对策,扩充八旗编制,开始建立八旗蒙军和八旗汉军。此次进长城抢劫,皇太极看到了蒙古人的战斗力。这些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天生就是优秀的骑兵。这就好像你学游泳,再怎么学也学不过水獭,你学爬树,再怎么学也学不过猴子,你学骑马,再怎么学也学不过蒙古人,人家天生就是干这个的。所以,八旗蒙军就是由蒙古族人组成的清一色的骑兵部队。至于汉族人,皇太极发现这些人虽然战斗力一般,但是对于大炮一类高科技武器的操作是非常有天赋的。皇太极还专门给八旗汉军起了个名字,乌真超哈,翻译成汉语就是重兵,说白了就是炮兵。有了新组建的骑兵和炮兵,八旗军的战斗力不降反增。

    军队的问题解决了,皇太极就开始着手处理政治问题了。这次入侵明朝腹地,后金除了获得了大量的财富和奴隶,还获得了大量的明朝投降官员和将领。这些人让皇太极意识到了明朝制度的先进之处。因此,皇太极开始以这些投降官员为顾问,进行政治制度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有两项,第一,参照明朝建立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翻译成现代词就是组织部、财政部、教育部、国防部、司法部、住建部六部。第二,进一步瓦解四大贝勒联合执政的格局。前文说过,皇太极借丢失四城和在朝鲜谋求自立的借口处理掉了二贝勒阿敏。现在,四大贝勒只剩大贝勒代善,三贝勒莽古尔泰和四贝勒皇太极了。当年皇太极能够继承汗位,一多半要靠大贝勒代善的力挺,所以二人的关系非常好。皇太极把下一个目标放在了曾和自己有汗位竞争关系的三贝勒莽古尔泰身上。正巧这个时候孙承宗正在辽东搞事情,一手拉着朝鲜人,一手拉着蒙古人,宁锦防线也在步步为营向前推进。皇太极有了一个好办法,让莽古尔泰带兵去跟孙承宗死磕,磕死孙承宗就平外患,磕死莽古尔泰就平内乱,一举两得。

    莽古尔泰也是一代军事天才,接到命令一点没含糊,带着队伍就出发了。来到宁锦防线莽古尔泰才发现,老孙头的战略手段确实高,不但宁锦防线修得固若金汤,而且从新拉拢了朝鲜和蒙古,以至于明军中混入了大量蒙古骑兵,战斗力大增。既然战略上你这么牛,那就从战术上寻找突破口吧。莽古尔泰如同一条徘徊在牛群外的头狼,仔细寻找着对方一丝一毫的破绽,准备带队给予致命一击。很快,莽古尔泰发现了一个小破绽,明军的防线城池虽然坚固,但是城和城之间的农田全都暴露在野外,而当时正好是夏天,过几个月就要秋收了。莽古尔泰开始派出小分队去袭扰锦州和宁远的中间地带,重点破坏野外的农田和农用设施。明军这边非常郁闷,自己辛辛苦苦种了半年地,眼看要秋收了,被后金军给祸害了,实在咽不下这口气。面对纷纷请战的众将,孙承宗很清楚现在没有能力与后金开战,首要任务是尽可能多地保住地里的粮食。所以孙承宗下令,进一步向前推进方线,使敌人难以进入腹地搞破坏。具体做法就是,祖大寿带人去修缮驻守大凌河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