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4(第2/3页)  雪松三部曲之创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据盛铭懋、方晓霞联合提出的一项利用高炉炉渣生产水泥的合理化建议而自制的设备。今天上午九点,结合这项建议召开了“扩建工程合理化建议应用现场会”。

    为求简短高效,会场不设桌椅,大家伙儿各自搬块儿耐火砖,权当座椅。

    盛铭懋首先做典型发言,介绍了“湿碾矿渣水泥制作”合理化建议有关情况。水泥是扩建工程用量最大的原材料之一,不仅占用大量资金,而且,在全国基本建设如火如荼形势下,水泥供应亦极度紧张,难以满足需求。因此,解决水泥来源对扩建成本和工期都有重大意义。

    盛铭懋、方晓霞联合提出的建议是利用高炉生产中产生的废料——炉渣来生产水泥。

    “……过去,都把高炉矿渣当废料处理,五三年,辽钢开始用它来铺筑道路,但这并不是利用炉渣的最佳途径。”盛铭懋介绍道:“因为,高炉矿渣经过水淬渣工艺处理后,可以得到具有良好活性的物质——水渣,它是制造水泥的理想原料。”

    “我们根据这一原理提出‘湿碾矿渣水泥制作’的建议,并制作了一套水冲渣设备安装在一高炉,又制作了一套简易双轮电碾,就是这一套。”他指了指身旁的设备。

    “经过反复试验,现在已经生产出合格的水泥。”他说。

    “这种水泥质量咋样啊?能当正经水泥使不?”有人问道。

    “质量很好,除了抗大气性及抗冻性不及硅酸盐水泥,不宜于冬天露天施工使用外,其它性能与普通水泥没有差别。”

    会场一下活跃起来,人们议论纷纷:“这下可好了!”

    “是啊,干工程要是没水泥,那可成了‘无米之炊’了!”

    “说的是呢,这回真是解决大问题了!”

    坐在前边儿的赵天鸿站起来回过身儿,冲大伙儿作着“安静”的手势:“哎,大家安静一下,听盛工程师接着说。”

    “……我们做了测算,”盛铭懋说:“采用炉渣水泥,不仅能够保证扩建工程需要,而且,可使水泥用量成本降低六成,折合成资金大约是三千万元。”

    会场又“嗡”地“炸开了锅”,三千万元,这是总投资的百分之十还要多呀!

    接着,一阵热烈掌声骤然响起。

    随着盛铭懋落座,赵天鸿再次起身面对大家,但这次他没有打断掌声,而是微笑着等它平息。

    然后他说道:“……记得今年春天我去冶金部落实北城钢铁厂扩建‘大包干’方案时,一位司长对我说:‘上我这儿来的人,十有是追加投资的,像你这样不加投资反倒追加任务的,我还是头一次遇到’。他还关切地说:‘说实话,老弟,我真替你们捏着一把汗哪!’我说:‘我给你说个数据,你就会把心放回肚子里了:为完成任务,北城钢铁厂职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已经达到一千七百多条。我给你列举一条:有职工建议采用山西大同马武山的弱粘结煤配入主炼焦煤中炼焦,我们正在进行试验,如果成功了,每年可降低成本一百六十万元以上!’他非常惊讶,问我:‘老弟,这大包干三个字真的有这么大的威力吗?’我说:‘没错儿,就是有这么大的威力!’”

    “……大伙儿说说,‘大包干’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威力?”停顿片刻,他目光炯炯地扫视着会场问道。

    也许这个问题有点儿“深奥”,故没有人回答,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在他脸上。

    “……因为,‘大包干’在一定程度上给了企业自主权,放开了企业职工手脚,让他们有了发挥创造性的天地。”

    见大伙儿似懂非懂,他又说:“说得具体点儿,‘湿碾矿渣水泥制作’的建议大家说好不好?”

    “那还用说,太好啦!”有人应道。

    “可这项建议过去就实施不了,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