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林间有声自翠鸣(第1/5页)  乞丐变天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由于秋若云刚参加考试,虽然顺利可以加入六年级,但是由于班级里面还有一些事情,所以遵照陈处的“吩咐”,先在班里继续呆两个星期再说。

    陈处说呆完两个星期后,再加入六年级,(1)班还有(2)班或者(3)班还有(4)班自己选。

    其实大源小学原本没有这么多班级的,只有六(1)班和六(2)班,但是听说大源小学之外的保安小学也有两个班级,六(1)班和六(2)班,由于大源小学和保安小学很近,所以秋若云可以在这两个学校里面选择六年级入学,所谓的六(3)班和六(4)班其实就是保安小学的六(1)班和六(2)班。

    秋若云正纳闷陈处为什么要留自己在原班级两个星期,班里传来一个好“消息”,就是夏燕红的一篇歌颂春天的文章,发表在了桐庐报上。

    秋若云知道自己的文章不比她差,甚至是多篇文的“典范”。通常秋若云写的文章都堪称“范文”,夏燕红远远不及,但不知道为何夏燕红的文章能够拔得头筹,仔细了解一下,过去看了那篇“刊登”在桐庐报上的文章才明白,也没什么“好看”的。

    如果真要说有“什么”的话,大概在于作文的“中规中矩”,全篇文章描写了春天,歌颂了春天的美好,字数很少,但一看就是小学生写的文章。

    秋若云明白,夏燕红的这篇文章“胜”在“应世”。至于自己的文章,倒没有一篇比她差的,但看起来却不像小学生写的,而且充满个性,但凡秋若云写的文章,不仅是如叶剑斌所说“想象力丰富”,即便“想象力”不那么“丰富”的,但是充满了求证的态度,有一种辩证思想,几乎没有哪个“编辑”喜欢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对他们而言,看起来“像”是小学生的作品,更好“驾驭”。

    而夏燕红也自从这篇作品登在报纸上,一时也“受”到了老师的“欢喜”。但秋若云所表现的文才确实远远大过于夏燕红,所以虽然夏燕红沾沾自喜,老师也认为夏燕红文章足可“登报”,但论文之精妙,自然远不及秋若云。

    正是明了这内里玄机,所以尽管秋若云的作文没有登上“报刊”,但是秋若云的作文,仍然在他们看来,不可小觑。

    至于夏燕红,有了这一篇“作文”登报后,沾沾自喜之后,自然觉得自己最牛,之后倒是没有找秋若云的麻烦。

    当然,如果她再找麻烦,估计秋若云这次真的要“告诉”老师了。

    但夏燕红觉得自己文章“登报”过,一时间变得有自尊起来了,居然一时半会没有再去找秋若云的“茬”了。

    ——————

    班里又要出黑板报了,但是这次更惊动大家的是,这次是要给走廊里的黑板报写上去。

    秋若云由于考试关系,没有参加这次黑板报“编排”,但听人说,陈处这个大源小学教师里的“诗人”写了一首诗登在黑板报上。

    秋若云寻常没有时间路过那走廊,这一天放学后,夕阳的余晖染得黑板报一角一片金黄,一片熏色中,秋若云读起了那一片诗:

    “林荫道

    我悄悄地走在这林荫道

    它多么复古 华美

    我悄悄的声音打在这石板上

    惊现这一世的跫音

    寂寞 浮华

    静寂中我离开了这林荫道

    默默地看着天边的彩霞

    流泪 安宁

    这条寂寞的林荫道,多少人走过

    我寂寞地走在这林荫道

    林荫道旁路过的路人

    拉长的身影悄悄远去

    我怀念那曾经的林荫道

    悄悄的展现在我尘世的回忆里

    林荫道 道尽一个人的相思和哀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