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 无中生有真稀奇(第4/8页)  乞丐变天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连忙说道,“就算我们出题,你还是有可能抄袭的。”他说的话倒也没错,而他致力于想向校长证明自己的清白,于是虎视眈眈地看着秋若云,心想你记性好,随便写首诗都是前人的诗歌,我们也不知道啊!

    王弗知道厉劲的用意,不过这次没有发火,因为他本着真相的解说,心想以古人“春”c“夏”c“秋”c“冬”或者“明月”c“冰雪”c“离别”之类用来写诗,确实古人的诗词可借鉴。

    “陈处,你看秋若云写什么诗比较好?你是她的语文老师。你肯定懂一首诗有没有抄袭。”校长王弗问陈处。

    陈处笑了,却指着厉劲说道:“厉老师也是语文老师,既然他说秋若云的诗词是抄袭的,要么题目让他出不就好了吗?”

    厉劲很尴尬,但是想到了一个“折衷”的办法,说道:“刚才校长说以今天的情形为题目,写一首诗,如果秋若云能够用古诗把今天的事情表达出来,那么我相信她绝对不是抄袭。但是有一点必须说明,如果仅仅是古诗,一点也看不出来是今天这个情形,或者是哪里都通用的诗词,这都不算。因为这类诗都可以抄袭。”

    他暗暗地拍了下校长王弗的“马屁”,指望他不要对付自己。

    陈处笑道:“好,就依你说的算。厉老师,你不会出尔反尔吧?万一秋若云写出了诗的话。”

    厉劲眯着眼睛,笑得那叫一个猥琐,却“斩钉截铁”道:“这个当然。只要秋若云写出今天这样情形的诗歌,不是古人通用的诗歌也不是看不出情形的诗歌,就算她不抄袭。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一眼看出今天这首诗是她写来说明今天这个情况的。这样大家也都信服,是不是?”

    陈处道:“厉老师说得对,希望你不要反悔。”

    厉劲从鼻子里冷哼一声,心里想你一个秋若云再有才华,你还能怎么写诗?通用的我不会给你写,看不出情形的你也没法用,就看你怎么写这首诗。

    当然,我相信你八成写不出来,哈哈哈。

    厉劲正暗自高兴,秋若云已经迈出一步,继而从陈处那边拿了一张纸,靠近校长的桌边,开始写字:

    “一望五千里,读书目视行。亭台有楼榭,大源文香飘。校长诚可贵,赤子才更高。质疑无数句,泼墨见分毫。广陵笛声远,教师莫怠瞧。心有灵犀愿,将来作天骄。”

    写完以上一段后,题目是《教师颂》。

    校长王弗登时脸都红了,什么“大源文香飘”,感觉这个比马屁还珍贵。一个小学生可不知道什么叫做“谄媚”,而且秋若云根本不是这种人。

    至于“校长诚可贵,赤子才更高”这句话是说自己可贵,她秋若云的才华更高吗?一时有些沉吟。但听得秋若云指点道:“‘校长诚可贵,赤子才更高’,意思是校长的名称虽然可贵,但是校长作为赤子之心的才华更高。”

    虽说校长觉得自己才华不怎么样,不过这句话,他听着舒服。

    “质疑无数句,泼墨见分毫”这句话很明白了,大家质疑秋若云无数句,如今她写一首诗,也就见得“端倪”了。

    “广陵笛声远,教师莫怠瞧”这是让教师们切莫心生怠慢,应当好好教书育人,才可“广陵笛声远”一样造就许多人才。

    至于最后一句“心有灵犀愿,将来作天骄”则是作者对自己的期待,同时也是教师们的祝福,可以说一语双关,十分难得。

    厉劲却闷声“哼”道:“‘一望五千里,读书目视行’,太夸张了吧?算你‘读书目视行’,那又如何一望五千里?”

    秋若云笑道:“李白还有诗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的比喻向来都有,至于‘一望五千里’的出处,其实是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而来,‘白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