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海决定彻底放弃工程业务,很大程度上,也是取决于韩旭的建议。
韩旭并不是什么高智商人物,但他有自己的一套“土鳖打法”,既然从事地产开发,除了密切关注行业的新闻外,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他一集不落地天天看,实在有事看不到的,第二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上网上找回放。
除了关注新闻,韩旭还特别关注地产大佬的动态,尤其当李嘉诚开始把地产的中心移到英国c国民老公公开始大规模购置海外地产的时候,这小子也开始想后路了,他有自己的一套逻辑:
“我们,是小市民,跟着政策走,才能有发展,如果看不懂政策,那就看看行业大佬的做法,人家的智囊团,很可能就是参与制定政策的人!”
韩旭跟二海不一样,人家混的比二海好得多,连年薪带各种收入,到底能挣多钱,二海也没问过,反正这小子是真有钱,“新大切诺基”刚出来的那年,每台售价70万左右,这小子一下子刷卡买了4台,不为别的,就因为他有4个‘编制内’的女朋友,给谁买不给谁买都是个事,索性就一人买一辆,自己乐得个清净;这小子的情商,大海是绝对佩服,自己家里一个媳妇还经常跟他闹别扭,而一直没结婚的韩旭,4个女朋友还经常凑一桌打麻将呢!
地产出身的人,基本上拿钱不当钱,一方面因为挣的多也挣的容易,另一方面也是各个方面都需要钱,地产行业的虚假繁荣,也让很多从业者c尤其刚出校门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那帮大学生,被冲昏了头脑;韩旭也是一样,尤其是他参加工作以后的经历,这小子不管挣多少,到年底肯定剩不了多钱,除了自己随心所欲的挥霍,很大一部分,他都用来“处人”,因为他切切实实得到了“人脉”带给他的实惠,所以他一直很精心的在维系着所有他认可的关系。
要说地产好的时候,韩旭一直在向着更好的方向c更高的位置在努力,他没有学历,也从不跟任何人隐瞒自己大学肄业的经历,因为他觉着压根没必要去隐瞒;另一方面,正是因为自己没有学历,他知道必须比别人更加的去努力;他更知道,比努力更重要的,是必须“会来事”,无论是跟政府c还是跟领导c包括跟各个分包商供应商,他必须懂得并利用一切“潜规则”。
“这世上没有白花出去的钱,最怕的是有钱了都不知道往哪花,挣点钱就揣兜里的人,只会越来越穷。”这,就是韩旭的人生格言。
房地产危机,来的虽然有些征兆,但那些已经被地产的假繁荣冲昏了头脑的从业者,除了只能怨天尤地之外,只能在家里各种上香祈祷地产尽快复苏;二海韩旭他们每年的大学同学聚会,也由“基本没时间参加”,慢慢地变成“一个都不少”,互相的打招呼,也逐渐的变为了:
“你下岗了没?”
“你单位还要人不?”
韩旭的人脉,在这个时候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一方面来源于他多年不计成本的经营,更重要的是,大学肄业之后那段痛苦的经历,让他学会了,无论什么时候,都必须为自己想好下一步的打算,他绝不会再允许自己重蹈大学的覆辙。
在地产大规模裁人的之前,没有背景c而且工资奇高的他,深知“狼多肉少”的时代即将到来,自己肯定是第一批被淘汰的,他那样的人,绝对不会等到公司裁他再离开,因为不仅仅会损失巨额的“补偿金”(作为公司高管的他,太知道公司法务部那帮高薪聘请的律师在这时候的作用了),他同时也知道,他这样的职位在下岗后,很难再找到类似的职位。
必须在公司裁员前跳槽,这是韩勇给自己定的任务。
“笨鸟先飞”的他,趁着真正意识到地产危机的人还不多,动用了一定的社会关系,不太费劲的就进入一家国有能源公司下属的主营清洁能源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