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国粹”,如今已经门可罗雀;太极拳c广场舞那是老年人强身健体的方式,如今风靡全国的,却是种来自“棒子国”的跆拳道!
关于跆拳道,二海曾经深入研究过,他发现了个非常有意思的事:一项本应属于“搏击”范畴内的运动,居然被标榜上了“礼仪c廉耻c忍耐c克己c百折不屈”的精神!
二海的语文学的不太好,但他也能看出来,这12字的口号,每一个词,都是“挨揍了就忍着”的意思吧?
来假设个场景:
一场竞技比赛,打输了,向对手祝贺,这是礼仪,没错吧?
也可以说是廉耻,也没毛病吧?
既然打输了,除了忍耐,还能做什么?
克不了别人,只能“克己”了,没错吧?
打一场败一场,还腆着脸继续打,也算是百折不屈了吧?
还有件很有意思的事:二海在搏击用品商店购买拳击手套的时候,偶然看见了跆拳道专用的木板,看起来挺厚,其实就是两层薄薄的木板粘在一起,里面不光是空心的c居然还有条便于教练帮忙“掰开”的“预埋槽”!
看着眼前这块“道具木板”,二海当时就有种“反胃”的感觉,还记得第一次进入跆拳道馆里观看的那段视频,一个孩子一记漂亮的转身踢腿,踢碎了教练手中的那块木板,当时的二海,还真惊叹于这个孩子的“身手”!
李幼斌版的《亮剑》,是二海最喜欢的抗战电影,没有之一,前前后后的看了不止10遍,他印象最深的情节,就是李幼斌鼓励战士们玩命训练的时候说的一句话:
“在训练场上断肋骨,总比在战场上丢了命强!”
以前,二海不喜欢跆拳道的原因,是因为感觉跆拳道的实战能力差,就比如一个华丽的转身飞踢到对手之前,已经有n多个机会被对手击倒。
现在,明白了其中“内幕”的二海,简直听到“跆拳道”三个字,就开始恶心了,他最讨厌的就是“作秀”,最厌恶的是“套路”,尤其当二者同时出现在一项本应为了实战而训练的搏击运动中。
当然,跆拳道自己也给自己定位了,就是“表演”,但因为赤裸裸的“表演”,肯定不会让孩子家长乖乖的掏钱教学费,于是给自己标榜上了那些“未战先怯”的“虚假广告”,由说好的搏击运动变成了“国学教育”。
同时,为了进一步蒙骗那些不明真相的家长,又由“国学教育”进一步演变成了“杂技”,连“道具”都成了各个道馆的标配。
当遇到家长质疑的时候,你跟他讲“实战”,人家就给你介绍“国学”;你跟他理论国学问题的时候,人家再跟你讲“强身健体c锻炼意志”,实在不行就再配上点“杂技”,当你面翻两个跟头踹碎几块木板,让你见识一下他们的“身手”,你,还能说什么?
其实,无论是“国学”,还是“杂技”,那都是中国的国粹,要论教学,无论如何,也轮不上连“四大发明”都恨不得往自己老祖宗身上揽的韩国人吧?
虽然,这是一个“看脸”的社会,连美图秀秀都被纳入了“新四大发明”之一了,但是,满大街林立的跆拳道馆,里面熙熙攘攘的学员,却是我们的“下一代”!
如果,让这些“祖国的花朵”,从小就接触这样的“作秀”c甚至被其标榜着的“伪国学”所引导,更可怕的是,要是真被其那连二海这种业余选手都嗤之以鼻的“实战能力”所迷惑,他们的将来,会怎样呢?
这些孩子,可是整个民族的下一代,承载的,可是整个民族的希望啊!
英语,有个词叫“sl一gan”,中文管它叫“口号”,小学生管它叫“中
心思想”,不管叫什么,最起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