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八章 往事(第1/2页)  神卦右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随同雁洺一起去潭州的,除了一直贴身服侍的几名下人以外,其余的大部分都留在了衡阳县封地。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

    一些就绪后,高垣一声号令,水师舰船便出发了,看热闹的百姓也聚满了码头。

    李知县与众官员站在码头上挥手洒泪相送,其实心里早已如释重负,终于不用为了县主的安全问题而日夜伤神了。

    双车船属于小型车船,适合在较小的河道支流中航行,如果是在洞庭湖和长江主干道里,那便要更大的八车船或十六车船了。

    水师舰船在航道中行驶,往来的船只无比争相避让,主要也是因为上面打了大梁水师的旗号,普通货船客船根本不敢冲撞,生怕不小心挡了去路惹上了官非。

    云婧与雁洺从未乘坐过水师的战船,两人热忱满满的站在船头甲板上,一时竟然忽略了冰冷刺骨的河风,一路指指点点,惊呼着沿途的景色,好像现在所看到的一切跟在普通船只上看到的不一样似的。

    叶明扬则躲在远处风小的地方,高声劝道:“县主,云长官,咱们还是进去避避风吧,这么吹下去会生病的。”

    “想避风你自去便是,我们还要看一看。”雁洺回道。

    这时,高垣也走上了船头甲板,他走近两人道:“县主,云千户,船头寒风刺骨,先去船舱躲避一下吧,到达潭州还需要一些时间,我们有的是时间观赏。”

    云婧和雁洺也许是被风吹的冷了,便随着高垣下了甲板,走近船舱歇息去了。

    叶明扬心中叹道,这就是大家常说的人微言轻了吧。

    几人回到船舱,雁洺突然问高垣:“高将军,苏继宗的父亲苏元谷,真的是因为我父亲而死的吗?”

    高垣已经听云婧说过了事情的经过,对于高元谷的事情,他还真知道一些内情。高垣本来不想细说,但是雁洺一个劲的追问,还说这事关父亲的声誉问题,她无论如何都想知道。

    高垣示意雁洺坐下,便慢慢将知道的内情说了出来。

    “我记得,那是七年之前的春天,陈国将领上官平率兵大举来犯我大梁边境,一路猛攻一直打到了开封府境内,当时敌人来势凶猛,你父亲林将军率领众将士坐镇开封府,拼死守卫我大梁疆土,将陈国猛将上官平生生的拦在了开封府一线之外,当时战事密集,双方各有胜负,但终是无法分出输赢,战局就这么僵持了数月之久,从春天一直打到了夏天。”

    叶明扬赶紧搜索了一下记忆里关于大梁北方版图的划分情况,目前梁朝最北端至山西大同府,向南沿太原府一直到晋城,再由晋城向东延伸,经开封过徐州,一直到达海州,也就是后世的连云港,边境线自上而下再转往东面,形成了一个兜形,后世我们所说的山东、河北、内蒙古以及东北三省都在陈国的版图之内,陈国的北面便是虎视眈眈的鞑靼人。

    高垣缓了缓,继续道:“苏元谷年轻时候就在你父亲麾下的效命,跟随你父亲南征北战多年,当时也是一员悍将,后来因为年纪大了,林将军想让他解甲归田,苏元谷自己不愿意,林将军才让他转任为钱粮官。当时我方十几万兵力据守一线,马喂人吃,消耗巨大,开封城内以及附近州县的粮草几乎消耗殆尽,苏元谷便自己立下了军令状,保证会在规定时日之内将颍州和蔡州一带征集到的军粮送回开封府。”

    雁洺听后十分惊讶:“苏元谷是自己要去的吗?”

    高垣点了一下头,道:“是的,苏元谷还有一年多便要解甲归田,林将军本来是不同意他去的,但是苏元谷硬要前往,还自己立了军令状,这种行为是非常令人敬佩的。”

    云婧暗暗点了点头,作为练武之人,也能明白这种心境和行为。

    雁洺因为苏继宗的关系,当然不会对他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