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西川城(第1/3页)  天刀之刀锋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西川城是西川郡的郡府所在,是厉朝西南第一重镇。西川城位于西川郡中部偏西,发源于撒拉哈高原的西江从西川城南郊绕城而过。西川郡是云州四郡之一,东边和霁州的碧水郡及石方郡相接,南边群山耸立,山高树密,无异族政权,各族以部落为单位杂居;西边和落云郡相接,北边则和安阳郡以雨露山为界。厉朝西南部和南部边界线外虽无建立政权的强敌,然一来此处陆路边界线较长,二来蛮族凶悍,且山高林密,不时有蛮族骚扰边境,厉朝独孤氏在西南部和南部常驻军队十万左右。

    不知为何,西川城是前朝遗风最显著的一座城池。天下尚武,厉朝尤甚,而这西川城则是文人墨客汇聚,青楼妓馆遍地。在厉朝已为数不多的儒门学府天华书院便坐落于西川城,他处难得一见的大群书生在西川城屡见不鲜;青楼妓馆在厉朝建朝之初其实是禁止的,独孤氏算半个武林世家,大多数武林世家中女子的身份虽不及男子,却比普通民众中女子地位高,尤其是林家的势力范围东州,得益于百年前林家第一高手林语君,女子身份地位和男子近乎平等。

    基于武林世家这样的思想,女子汇聚的青楼妓馆被认为贬低了女子的身份,故而被禁止开设。然而,基于女子普遍多于男子的现状,再加上女子身份整体比男子低,在禁止开设青楼妓馆之后,许多平民女子要么为大户人家做丫鬟,要么为其作妾,其身份地位与禁止开设青楼妓馆之前也没甚分别甚至更低,这与独孤氏的初衷不符。后来独孤氏便取消禁令,全国各地均有青楼妓馆,但要说哪里的青楼妓馆最多,当然还是西川城。

    相传青楼妓馆出现于群雄割据的时代,存在于世的时间甚至比太平历还长,青楼妓馆中人不拜神佛,拜的是千余年前第一个开设青楼妓馆的人,将其视为祖师。世人对于青楼的存在褒贬不一,有人觉得女子这般明目张胆抛头露面,还是行羞耻之事赚取钱财,实在有伤风化;还有一些人觉得青楼一为男子提供需要的服务,二为国家提供税收,三来女子自食其力获取钱财,不偷不抢不靠他人,其实无可厚非。

    太平历现世七百多年来,文人墨客与风尘女子从来恩怨纠葛。坊间相传,前朝有一书生,在青楼结识一位卖艺不卖身的女子,日久生情;书生有意为其赎身,无奈书生一贫如洗,青楼老鸨从中作梗,其父以命相挟,郎情妾意的苦命鸳鸯却遭棒打;其后女子慷慨解囊资助男子赴考,男子一蹴而就,高中榜眼,得一官半职,正欲筹集钱财继续谋划为女子赎身事宜,其父却溘然长逝,临终遗言为其定了门亲事,父母之命,男子无奈,泪别女子,女子却道此生不会嫁与他人。

    其后三年,其男子偶然再至女子所在青楼,女子仍抚琴卖艺,守身如玉,男子本无颜再见女子,女子却道即使为奴为婢也愿常伴男子左右,男子遂纳其为妾,至此有情人终成眷属,传为一时佳话。其实无论卖艺或是卖身,服务的好坏决定口碑,口碑的好坏决定生意兴隆与否;换言之,作为一项服务而言,察言观色乃是基本功,再加上郁郁不得志的书生和身不由己的风尘女子颇有同病相怜之感,有些故事倒也不难理解。

    就服务内容而言,青楼妓馆中女子大体又分两类:接受卖身服务的鸨儿和卖艺不卖身的歌伎曲伎舞伎。两者的地位又有不同,鸨儿地位低下甚至不如大户人家的丫鬟,若有位高权重的熟客那又两说;歌伎曲伎舞伎地位略高,有些闻名天下的艺伎身份会被抬高,普通人难以一亲芳泽,最重要的一点在于艺伎若被大人物看中还有飞上枝头变凤凰的机会。众所周知,大厉第一美女独孤若云的生母柔妃便是舞伎出身,只不过进宫之后再无人敢提及其过往。

    西川城最有名的青楼叫做忘忧阁,里面有鸨儿,也有艺伎,甚至还有陪酒卖笑的绝色女子,如此倒确实配得上“厉朝第一楼”的称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