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七章 基础材料(第1/2页)  文明开拓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银河,我给你的材料,你分析的怎么样了?有什么发现?”周山紧张的问道。

    “老大,分析结果出来了”银河冷冰冰地说:“要将辉钼变成半导体材料,最关键的工艺是将其原子结构进行重新排列,最后形成单分子层,才能成为半导体材料。”

    “这个我知道,问题是我们要用什么方式重组辉钼的原子结构,这个技术在系统的商城最低的都是要2000万声望的啊”周山叹了口气,十分无奈,毕竟他现在的声望已经见底了。

    材料的原子结构对材料的属性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就像金刚石与石墨,它们同属于碳原子材料:

    金刚石:原子结构为稳定的正四面体交替链接而成,空间结构一块金刚石是一个巨分子;石墨:每个碳原子的周边连结着另外三个碳原子(排列方式呈蜂巢式的多个六边形)以共价键结合,构成共价分子。

    致使两种碳材料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金刚石不仅硬度大,熔点极高,不导电,外表璀璨华丽,价值高昂,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石墨:质软,色黑;有油腻感,导电c导热,常用于污染纸张,制造笔芯,制造电极c电刷c碳棒c碳管,等等,是一种极其廉价,用途广泛的普通材料。

    要将普通的辉钼材料,改造成半导体材料,就像要将石墨改造成金刚石一样,需要进行原子结构层面的改造加工,这是一项极其艰难的工艺。

    “老大,经过一系列复杂计算,已经得出了一百三十七种实现几率最大的加工工艺,不过需要一一进行测试排除,找出最佳的选择。”

    “嗯,都是那些工艺技术,按几率高低,我们现在进行测试。”周山咬了咬牙,决定道,一百三十多种啊,还是上一世的企鹅爸爸有道理啊,果然氪金才是王道。

    “老大,几率最高的工艺是:原子吸附模式,制造巨大功率吸附力的纳米探针列阵,逐一粘连辉钼原子,施加力场束缚,稳定辉钼单分子原子结构层。”银河开始简略地为周山介绍工艺流程道。

    “可以,我们先按这个实验方式进行尝试。”周山思考了一下,点头赞同道。

    “好的,老大!开始建立实验档案”

    很快,在银河的辅助下,周山开始埋头于各种实验仪器设备当中,开始对辉钼材料进行研发测试。

    首要目标,是寻找出适合吸附辉钼原子,制造纳米吸附探针的材料,周山指示银河按着‘笨办法’开始进行无限量的实验模式筛选适用材料。

    很快,虚拟实验室,数以千计的不种材料的纳米探针设备仪器显示出来,全部进入运转的状态,浩浩荡荡,放眼望不到边际c

    辉钼原子探针吸附实验启动,开始筛选适合的吸附材料,而银河则在监视全场所有实验仪器。

    时间一天又一天过去,不知不觉,进入了十二月份。

    而周山还在虚拟实验室当中与辉钼进行艰苦卓绝的战争。

    毕竟材料科学的研究是非常的枯燥的,每一种新的材料的出现都是经过不计其数的重复实验才发现的。

    但是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而材料科学是研究c开发c生产和应用金属材料c无机非金属材料c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工程领域。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是以材料为主要标志的。100万年以前,原始人以石头作为工具,称旧石器时代。1万年以前,人类对石器进行加工,使之成为器皿和精致的工具,从而进入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后期,出现了利用粘土烧制的陶器。人类在寻找石器过程中认识了矿石,并在烧陶生产中发展了冶铜术,开创了冶金技术。公元前5000年,人类进入青铜器时代。公元前1200年,人类开始使用铸铁,从而进入了铁器时代。随着技术的进步,又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