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零二章 流水线(第2/3页)  钢铁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部分,然后,让最熟练的18个工人开始安装,他们全部都是钳工,也是之前装配之中,手艺最好的,其中最快的,一天几乎要完成快3台的纺织机,最弱的,也可以达到两台半。

    从流水线开始运行,就险象环生的,有些步骤设计的太少了,有些机器的位置不合理,有时候,次序错误了,在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进行了这样那样的调整之后,足足2天的功夫,才逐步的平稳了起来的,在20分钟一个间隔的情况之下,每一个人花费的时间,都差不多,往常,要一个上午,才能够装配完毕的一台,在18个的配合之下,20分钟,就完成了一台,一天72台,这代表这什么,代表着每一个人平均是4台,要知道,之前,他们最高的,也不过是3台。

    到底是什么原因提升的,众人都有些迷糊,在他们看来,他们工作的速度,甚至比之前更慢,装配的过程之中,也比之前轻松的多,可是总的产量却上去了。

    杨元钊冷眼旁观,从众人的动作之中,已经发现了,有提升的可能性,经过了反反复复的熟悉的,每一个人,对自己的步骤已经是了然于胸的情况之下,杨元钊决定提升效率。

    首先,把速度从原来的20分钟,提升到了15分钟,速度几乎提升了25%,这些工人,依然可以成功的完成工作,这样,18个人,一个小时的工作量是4台,一天达到了96台的数字,这样平均下来,5台多一点的数字,足以让所有人侧目的。

    流水线,一种特殊的组装方法,按照一定方法,协同的进行工作,每一个人做自己最熟悉的部分,这样可以明显的提升效率,哪怕是提升到了15分钟的情况之下,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明显的闲暇。

    杨元钊暂时离开了机器车间,一个生产线,从设计到完成,需要调整的时间非常的漫长,机器之中的么一个步骤,每一个装上的方法,都需要仔细的斟酌,用什么方法,可以提升整体的效率,更好的完成产片,要慢慢的调整,已经把方法教给了约克等工程师,杨元钊有功夫去管其他方面的事物。

    从决定开展公司加农户的方法,尽可能多的培养织布工人开始,杨元钊对于这个项目就充满了信心,把招工和扩大的工作交给八大晋商开始,杨元钊就知道,一定可以成功的,可是几天以来的进度,却还是让他惊呆了。

    八大晋商的实力,果然强横无比,他们在见到了织布机的模型之后,了解了大部分的工作原理之后,,就开始了宣传,首先是包头周边的,扩展到了山西和蒙古。

    这个时代的中国,还是小农经济为主,男耕女织,特别是山西和蒙古这边,地少人多,蒙古好一点,可是当年的蒙垦,说白了,是中枢政府圈钱的一个方法,他们一圈下来,把钱都全到手了,留下的,是缺衣少食的农民,他们要么沦为佃户,要么就只能够逃荒而去。

    包头在包垦公司的棉花种植喜获丰收了之后,大批的地主,都把田地并入到了包垦公司,这其中有侯金盛等大地主刻意推动的原因,也有钱财动人心的因素,一亩地接近20的收益,哪怕投入再多,甚至有三四成,都有可能被吞并,也就放在一边了,从一亩地收益几元,到十几元,这还是扣掉了对方的抽佣之后的收益,几百亩就是几千元,上万亩,甚至是十万亩,这个数字,更加的惊人。

    从这个意义上面,当土地收回到了包垦公司,等待众多佃户的,将会是一场灭顶之灾,包垦公司利用了机械化之后,用不了这些人手,等若是用大量底层劳动者的工资,早就了一批高收入者,不是包头同时发展了工业,吸收了几万人员的话,说不定,包头早就乱起来了。

    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缘,能够加入包垦公司的,也不会是每个人都愿意离开家庭,前往包垦公司的,包垦公司的制度相当严格,造成了一批人,最少有十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