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七十八章 埋没的英才(第2/3页)  钢铁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知,钢厂是很多工业的基础,就算只是生产一些农具,或者普通的用具,都可以获得数倍红利,更何况是杨元钊决定,在包头推动机器制造,那可是超乎寻常的利润。

    张召忠向着杨元钊汇报了,过去一两个月之中,炼钢厂的发展,特别是这一座高炉,预计是在半个月之后完工的,因为工人们的努力和一切顺利,终于,在进入9月的第一个星期,完工了。

    “专家们怎么看?”杨元钊丝毫没有被眼前的成果所淹没,平静的问道,炼钢是一个大型的体系的工程,要求的就是严谨严谨再严谨,任何的一点点的疏漏,都会造成严重的事故,哪怕是后世的,计算机控制下的大型炼钢厂,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更何况,在这个时代。

    人,包头不缺,来到包头一年多的时间,杨元钊不完全是把人命当做蝼蚁,却也不是慈悲的如同圣母一样,一个人都不让死,控制着一个庞大的势力,操控着数以十万计,产值超过千万,甚至上亿的庞大工业区,怎么可能一人不伤到,可是炼钢厂是个例外。

    炼钢厂的技术人员,实在是有些不够,也不容有失,这关系到后续的扩张问题。中国,大大小小的炼钢厂,应该是有不少的,几大家联手之下,从各地的炼钢厂之中,招募不少的人员,150吨的炼钢炉,使用了氧气吹顶,节约了不少的人员,可是接下来钢厂的逐步扩建,哪怕是把整个中国的炼钢人员,都填进去,也未必能够支撑的起来,好在技工学校已经成立了,这一个多月之内,也培养出了不少,接下来,伴随着钢铁厂的逐步投产,会逐步的缺乏,虽然一些不重要的岗位,可以用一些经过初步培训的人员,但是缺口依然很大,如果计算不甚,或者是意外发生,损伤一些的话,对于初期的炼钢厂,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失去这一两年的时间,说不定就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詹姆斯评估过,这个炼钢高炉的技术水准,已经达到并超过了美国的平均水准,再加上从美国和德国招募过来的外籍工人和本地的熟练工人,目前组成了六个班组,可以保证这个炼钢高炉满负荷的生产!”张召忠看了一下记录本,然后说道。

    “六个班组!”杨元钊叹息一声,按照之前汇报过的,一个高炉,一个班组是217人,6个班组,也就是1300人多一点,看起来不少,可是炼钢厂要满负荷发挥作用,需要24小时不停歇,最起码也要工作16个-18个小时,这样一天最起码要2班才可以,按照目前高炉兴建的速度,另外两个最迟也会在一个半月之后完成兴建,这样六个班组也是勉强可以维持,如果不能在一个半月到两个月的时间之中,大幅度的培养和招募到技术工人,即便钢铁厂可以快速的投产,也会因为产能不足,无法满负荷的运转起来,这跟他之前的想法不符。

    “工人培训的怎么样了!”杨元钊又问道。

    “已经有计划了!”张召忠胸有成竹的说道:“从德美洋行那里的消息,还有各大商会的消息,预计到9月底,我们还能够引进国外的炼钢工人210人左右,国内的熟练工人1200名,还有1500名左右的,有过钢铁生产经验的工人,这些加上技工学校培养的工人,可以再10月底,满足5座高炉的满负荷生产,当然了,生产效率不如现在的组合!”

    5座高炉的满负荷生产,那就意味着可以保证10座高炉的两班生产,从这个方面说的,最少,到明年3月份,当第一期的工程彻底完工的时候,9座高炉一起竖起来的时候,有足够的工人。

    “实习安排的怎么样了?”杨元钊又问道,校园里面的学习,永远都比不上真正的亲身实习,哪怕经过了基础,技工们也需要实际上岗,这个是之前就跟詹姆斯沟通过的,詹姆斯也在钢厂的全局之中,留出了一定的位置,有些地方,可以的话,除了必要的人员,会安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