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九十一章 无奈想法(第2/3页)  钢铁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什么都不如靠自己。

    马上即将收获的包头棉花,总计达到了2000万亩左右,其中属于包头直接控制的,差不多就是1000万亩左右,这些土地的产量,杨元钊预计下,会超过300斤,去年差不多就是这个数字,今年,伴随着杨元钊在棉花种植上面的投入,产量一定会更加的高涨,甚至会出现一定的提升。

    即便是按照之前,300斤每年,按照一亩地90斤皮棉的情况下,就是9亿斤,也就是45万吨,加上其他的1000万亩,差不多就是七八十万吨,这个数字不少,一定程度上面,足以支撑把包头一定程度的需求,跟之前的中国比起来,绝对可以称之为一个不错的数据了,可是这个跟6000万吨的差额比起来,差别巨大,中国其他的地方,也有传统的棉花种植,可是数字加起来不会超过200万,不到300万的总产量,跟6000万比起来,只有二十分之一,也就是说,要想在棉花上面顶住缺口,需要大幅度的扩张中国的棉花

    也就是说,按照现在的幅度,最少需要把包垦公司扩张130多倍,甚至以上,才能够勉强的保证棉花作为原料的使用,甚至只能够供给明年一年。

    130多倍,包头从无到有,从几万亩,到几百万,甚至是千万亩,走过了一年多的时间,可是接下来,最少要控制13亿亩,这个差距,不是一般的大,从土地上面,不但要把触角深入到蒙古和山西,甚至还要控制整个中国的大西北,借助着西北比较广阔的,庞大的土地面积,加上西北植物研究所的力量,加在一起,才能够起到关键的作用。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爆发期会出现在明年的11月份,到六月,大部分的机器都会到位和安装完成,对于棉花的需求,会达到一个很高的程度,却不会达到极限,以中国的产出,甚至在国际市场上面的零星收购,足以支撑这些企业,度过明年一年的时间,可接下来呢,到11月分,无论是包头,还是其他中国的投资,都会出现一个需求的**。

    此时,杨元钊也就没有怠慢了,知道了一切之后,包头那边的的棉花种植也已经到达了收获的日子了,趁着这一次的收获,还有这一件事情,他需要大张旗鼓的来兴办,从全部的需求上面,提升包垦公司控制的土地。

    哈比没想到的,杨元钊居然会想到这样一个办法,中国不是传统的产棉区,棉花种植的历史很久,松江布之所以被称为松江布,一定程度上面,就是宁波这边的种植棉花的传统,北方一直都是以种植粮食为主,一直到杨元钊进入到了包头之后,在包头周围,兴建了一大批的农场,让包头成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产棉区,棉花的生产,一步步的进入到了**,从最开始的2万亩,到现在的2000万亩,接下来,6000万吨,以现在的规模而言,需要13亿亩的土地,这个数字,非常的恐怕。

    如此庞大的土地规模,加上优良的种子,会推动整个包头种植业向新的高峰发展,之前包头一直都发展的不错,甚至在杨悦的农业研究所的帮组之下,逐步向着更加的深入发展,包头的棉花植株,一定程度上面,成为了蒙古和山西方面的名牌,只要是从事棉花种植的,都会想方设法的获得包头的棉花植株。

    杨元钊悄无声息的回到了包头,因为京张铁路的修通,坐船从上海直打天津,然后到张家口,基本上是很快的,然后张家口到包头的公路,还没有彻底的修通,可是已经修通了包头到绥远,便利的交通,让包头这边的交通再也不是什么问题了,只用了4天的时间,杨元钊就从武汉赶回了包头,跟之前慢慢,有着明显的不同。

    交通的变化,从某种程度上面,潜移默化的改变这包头,跟张家口的联通,让包头只是一个连通着部分蒙古的口岸,变成了一个重要的口岸,再加上各种的工业产品,可以方便快捷的跟中国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